又是一年岁末时,回顾2007年,有太多的记忆让我们难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元旦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2007年成为了真正的“民生年”。我们谨以此篇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返回首页
内蒙古医院为基层培养近500名“不走的医生”
 
来源:   2007-12-19 16:14 打印本页】  【字体:  
 

  曾几何时,“来去一阵风”式的卫生下乡、基层义诊,是城镇医院参与解决农村牧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唯一方式。然而,作为全区医院“龙头”的内蒙古医院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根本上积极探索出一条更为长远的医疗救助途径——既“输血”又“造血”,既“授人以鱼”又“教人以渔”,为基层医院培养大量骨干医师。截至目前,已为全区60多家旗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免费培养了近500名“不走的医生”。

  一直以来,内蒙古医院在支持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方面都首当其冲,2004年,他们提出“大医院要有大担当”的理念,使得该医院这种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困的责任感再次升级。次年6月,国家卫生部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卫生工程”,内蒙古医院主动将每年对口支援一个基层医院申请为3个。两年来共支援6个旗县医院,帮扶受援医院新开展业务项目30余项。医院专门成立了基层医疗办公室和专家医疗队,3年内派出专家医疗队73批、450余人(次),直接诊治患者20000余人(次),实施手术1000余台。帮扶基层医院直接投入资金90余万元,捐赠各类医疗设备2500余件,价值300余万元,间接投入500余万元,为农牧民节约看病资金约3000余万元。

  在帮扶基层医院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医院将工作重点逐渐放到增强基层医院的“造血”功能上,充分发挥大医院专家技术水平高、就诊患者多、来医院进修提高快的优势,对基层医院医师实施全面培训,为众多艰难度日的基层医院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数年前的乌海市海南区医院原本是一个年门诊量只有1万人(次)、年业务收入不足90万元的几近倒闭的医院。近几年,内蒙古医院先后向该医院派出13批70余人(次)专家医疗队,从管理到技术进行全面帮扶。海南区医院先后选送58名医务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70%)来内蒙古医院进修学习,这些取得了“真经”的技术骨干回到本医院后共开展了36项新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去年,海南区医院的年门诊量达到5万人(次),业务收入达到630万元。医院装备了CT、C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能够开展难度较高的二级手术,个别项目还填补了乌海市的空白。

关闭此页】编辑: 海艳丽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