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扶贫工作实现了从救济式到开发式,由“输血”变“造血”,从覆盖地区到扶贫入户,扶贫工作越做越扎实。
呼和浩特市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组织移民扩镇扶贫开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使贫困群众直接受益。清水河县韭菜庄乡今年在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中投入30万元,建设了100个网室用于繁育脱毒种薯种苗,收获喜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化扶贫的健康发展,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养羊业,仅2005年一年调进小尾寒羊10万多只。
目前,全市贫困地区已形成了以奶牛、肉羊、玉米、马铃薯、草业、小杂粮为主的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品牌,贫困地区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为贫困人口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295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该项目的重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全市移民扩镇工程取得新的进展,移民扩镇已建设完成4个项目点,搬迁396户1615人。为了使移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今年呼和浩特市重点抓了移民扩镇项目区的后续工作,解决了部分扶贫移民新村的道路和排水问题,修筑了砂石路、排水沟,在清水河县移民新村新建肉鸡养殖基地,经过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为贫困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此外,全市共投入222万元资金,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将部分学有所长的培训人员向用人单位推荐,采取多种形式畅通贫困村民的就业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