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本报推出“回顾与展望”专栏,力图用微观的视角,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反映内蒙古各地和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绩,反映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所作的艰苦努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发展进步、开创未来提供可资借鉴的一些经验,今日推出首篇———乡镇苏木卫生院渐成农牧区卫生网“枢纽”。
“前几年在鄂尔多斯农牧区,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现在最漂亮的房子就数卫生院了!”鄂尔多斯市卫生局李永明局长自豪地对记者说。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区将投入14.93亿元,构筑县、乡、村三级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将重点放在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上,以使卫生院真正成为农牧区卫生三级网的“枢纽”,鄂尔多斯市则是其中一个缩影。
过去,农村牧区缺乏疾病防治的基本条件,为让广大农牧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就近看病,我区制定了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配套建设,使300所重点苏木乡镇中心卫生院上规模、上档次,使内蒙古1000余个一般卫生院的房舍条件能够满足苏木乡镇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
在鄂尔多斯,记者看到,交通便利的乡间公路旁,一座新建的二层白色小楼突然出现在眼前,在周边红砖房的衬托下格外显眼,这就是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鄂尔多斯市中心卫生院。近年来,该市投入5000万元,对50所中心卫生院以每所100万元的标准进行建设,如今,这些中心卫生院已全部建了起来。除此之外,该市的58所一般卫生院也得到相应建设。
苏木乡镇卫生院在农牧区三级卫生网中承上启下,具有枢纽作用和独特功能,为让农牧民实现就近看病、看得好病,在全面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区坚持“房屋、设备、人才、管理”同步,不断加强苏木乡镇卫生院的软件建设。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卫生院,记者看到,这里正在调试门口停放一辆刚刚配备的急救车,农牧民群众得了急病,就可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急救车将其送到卫生院或者条件更好的旗县医院就诊了。难怪前来就诊的贺凤琴老人说:“卫生院就在家门口,技术也不错,图个方便。”据了解,在强化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我区还要求每所卫生院人才培养投资不低于5万元,定期向外派遣人才加强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