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时,回顾2007年,有太多的记忆让我们难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元旦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2007年成为了真正的“民生年”。我们谨以此篇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返回首页
改善民生惠民为民——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来源:   2007-12-20 13:21 打印本页】  【字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如此注重民生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以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本执政理念。

  近几年,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内蒙古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惠民为民的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事实证明,民生问题关系群众冷暖,关乎人心向背。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经济社会才能够顺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够如期实现。

  展望十七大描绘的前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就要强化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的理念。

  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使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上,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老百姓的笑脸上,我们所谋、所抓的发展才有真正意义。如果人民群众没有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发展为了人民就会成为空洞的口号,发展依靠人民就会失去牢固的基础。

  要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入手。

  教育是民生之基,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如今,党的十七大再鼓东风,给我们带来了改善民生的更好环境。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展与惠民目标,把工作做深做实做到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善民生的发展成果。

关闭此页】编辑: 海艳丽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