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奉献壮心不已
——记热心公益、关心下一代典型科尔沁区向阳社区居民蔡幸良
蔡幸良老人为孩子们讲课
走进蔡幸良老人的家,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看上去还是那精神矍铄。蔡老的家居摆设很简朴,但是在书房里,悬挂在墙中央的一幅大照片却尤为醒目,那是蔡老1956年参加“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时,和毛主席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合影。岁月如梭,40年来,蔡幸良老人如视珍宝地珍藏着这幅照片。因为它记载着蔡老辉煌的历史,也激励着蔡老及其家人努力工作,不断进取。
55年前,23岁的蔡幸良在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学系学满毕业后,就职于原哲盟水利局。1956年和1958年,蔡幸良两次被推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第二届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内蒙古的水利事业。当蔡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仍是退而不休,奋斗不止,他利用自己年轻时在美国呆过5年所掌握的英雄知识和练就的口语会话能力,多年来义务为中小学生补习英语,经他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粗略估算,他没收取的辅导费用已达十几万元。对此,蔡老没有丝毫的想法,看着自己辅导过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很多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蔡老喜在眉梢、甜在心头。
1990年,蔡幸良从通辽市水务局退休。为了发挥余热他在自家开办了一个“英语同步预习班”,专门收纳节假日、放学后无人看管、家里贫困的孩子,而且完全是免费义务辅导。辅导班开办后,前来参加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由开始3、5个发展到后来的40多名,蔡老的房间被挤得满满的。几年来,蔡老辅导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对一些非常优秀但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他还自己出钱为他们订阅、购买学习资料。有的家长过意不去,多次要给蔡老学费,但都被他拒绝了。
经蔡老辅导过的孩子,很多都上了名牌大学,一个个喜讯,让蔡老更加不知疲倦、充满激情,只要孩子离开学校就是蔡老最忙碌的时刻……
十多年过去了,蔡幸良始终遵循着他的原则,为学生义务辅导,不收分文,尤其是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有人粗略计算一下,如果蔡老办班收取低廉的辛苦费,现在至少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对此,已经77岁的高龄的他总是微微一笑,“国家已经给了我很高的工资,单位也时常派人来慰问我,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很满足,我应该更多地为群众服务,回报社会。”几年来,蔡幸良老人已连续三次被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十佳市民”和“十佳公民”光荣称号。
一个年迈的老人,牺牲自己十几年的休息时间,义务为孩子们辅导英雄,这是多么地令人感动!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蔡幸良老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为社区的孩子们全力地传授着知识,他忙碌的身影,凝练成了和谐社区里一道美丽而永不褪色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