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同志事迹材料
来源: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    2008-02-04

  曹军、男、汉族、39岁、中共党员、现任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治安队警长。

   在2007年的工作中,曹军同志在派出所的正确领导下,他身为警长始终战斗在追逃工作第一线,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在网上追逃工作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年中曹军同志共抓获10名网上在逃人员。创呼铁公安局个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历史最高成绩。

  一,加强学习,总结经验。

  在追逃工作中,曹军同志不断加强追逃工作的技战术学习。认真学习其他公安局追逃先进经验,先进作法,在同士之间广泛交流追逃体会和技能,使之练就出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的追逃技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从趟车和旅客高峰期,科学划分重点时段。

  根据呼和车站到发的重点列车和旅客上站的重点时段,曹军同志将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例如:1484次、K258次、1674次、1717次、K598次为重点列车,8:30分—9:30分、14时—15:20分、20时—21:30分为重点时段。由于科学有效的划分,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决了打疲劳战的问题;即避免了追逃工作时紧时松的现象,也解决了忽冷忽热的弊端。

  三、通过眼脑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呼和车站日均到发旅客一万多人,在这茫茫人海中如何将混在人群里的逃犯及时准确的抓到。这一问题是一直缠绕在他脑海里的难题,可是曹军同志在实战工作中,始终带着问题去工作。通过多年的实战锻炼,他总结出了一套观察、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在追逃工作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是在逃人员的群体中,男性多,女性少,所以把审查重点放在男同志身上。二是从在逃人员的年龄段分析,多为中青年人,所以目光多集中在中青年人身上。三是从嫌疑人的穿着打扮上看和心里分析,往往他们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当中,一般不会穿的很入时。四是他们出行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较少。五是他们一般身居异地熟人较少,同时为缩小目标,常常单独出行。

  四、审查工作一定要从“细”上下功夫。

  在网上比对工作中,曹军同志始终坚持从“细”上下功夫。面对没带身份证和任何证件的人员,他都能从综合信息上,进行逐一分析、核实、判断。例如:从口音上,判断被审查人的籍贯;从着装和言谈举止上,判断被审查人的身份;从神态上,判断被审查人是否有前科。从而,提高追逃的工作效率。

  五、多管齐下,开展网上追逃工作。

  曹军同志能把追逃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来,通过不同岗位和不同的工作细节,积极开展比对工作。例如:结合“三品”查危,开展网上追逃工作;结合查办刑事案件,开展网上追逃工作;结合清站查车工作,开展网上追逃工作;利用监控系统,开展网上追逃工作。

关闭此页】 编辑: 赵翰栋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