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引人注目的亮点

新华网  2008-03-07 14:57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 摄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这一惠农新举措,成为连日来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亮点。

  从减免农业税到加大“三农”投入,“一减一增”透出“重农”新信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代表说:“在CPI连续走高的背景下,农业对于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作用更为重大。”

  连续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变化和农民增收。我国农业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实现连续4年每年增收300元以上。中央提出的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在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得到深化:

  ——多予。2004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分别为2626亿元、2975亿元、3397亿元、4318亿元,而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更是高达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近5年来,我国从试点到推开,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开启了财政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8年,国家还将进一步扩大农业补贴的范围和数额。

  来自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盛娅农代表说,当地的辣椒更换良种和栽培技术,一下子效益就翻了一倍多。而资金主要靠的是财政支持,“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看得见、摸得着”。

 

图表: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五年累计1.6万亿元 新华社发

  ——少取。从2000年开始,安徽等部分地区试点农村税费改革,5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从扩大试点的地区范围,增加到扩大免除税费的品种。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被正式废止。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要缴纳的“皇粮国税”。

  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余的娜举例说,2004年以前农民每年要交“三提五统”,当涂县黄池镇一户农民种6亩地,要交600多元,现在不仅免了税费,去年还得到各类农业补贴款1200多元。农民种粮积极性极大提高。

  ——放活。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成功探索,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王越代表说,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从重生产到重民生,农村步入民生保障新时代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交通村八组村民朱建华代表,给记者展示了一封当地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孝进写的信。这个险些因家庭贫困失学的孩子,用幼稚的字体写道:“刚刚过完年,听村里的大人说,今后读书不用交钱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了一个晚上,我想我可以继续读书了。”

  去年春季开学,全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农村比城市还要早一年全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教育仅仅是重视农村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来自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的李立新委员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农民。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广大农民吃的一颗‘定心丸’。”

  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每一次都对农村民生问题高度重视:

  ——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朱建民委员说:“教育公平让农村的穷孩子不再因此失学。”

 

 

  3月5日,浙江省龙游县社阳乡中心小学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浙江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免费制度,全省600余万名中小学生将受惠于这个政策。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摄

  ——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大大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两年的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

  ——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民纳入保障范围,构筑了农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来自农区的安徽省阜阳市的孙云飞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要求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民的保障越来越全面了!”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农民工代表康厚明高兴地说,这将有利于推动城乡平等就业的进程。

  从“二元分割”到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谱写新篇章

  不少农村代表谈起家乡的变化,不约而同地提到城乡统筹的美好前景。“农民有了‘退休金’,医疗教育有保障。”连续5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天津市北辰区天穆村党总支书记穆祥友如此总结乡村的“城里人待遇”。

  来自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永安街道灯塔民族村的刘荣喜代表谈起村里的变迁时说:“我们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民到居民的变化。”村子走出了一条依靠村办企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农民不再土里刨食,像城里人一样进企业上起了班。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剥夺了农民利益。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主题分别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反复强调这些主题,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

  “城乡统筹,‘统’与‘不统’大不一样。”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说,“城乡二元结构使两者在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就业市场、金融产品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就像一堵堵高墙横亘其间,而城乡统筹改革就是要‘拆高墙’,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形象地说就是‘让农民变得和市民一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调强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已初具雏形。来自江苏的王伟成代表说:“尽管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仍面临着收入增加缓慢等诸多问题,但是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来的‘重农’信息表明,农业会越变越强,农村会越变越好。”(记者 刘健 汪延 刘刚)


编辑: 李中锋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网民建言:建国际都市 让沪漂亮转身
  高端访谈 更多>>
  我们今天请到的客人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 [详细]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郑祖康:建议对CPI进行预报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