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门体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新变革

《中国青年报》  2008-03-12 10:44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向大会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有关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个大部,尤为引人注目。

  以“大部门体制”为突破口的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剑指“九龙治水”

  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脚点基本上是“精简、统一、增效”。“大部门体制”改革更多强调部门整合和职能整合的有机统一。

  “九龙治水”,是长期以来社会上对部门多头管理的形象说法。

  “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首先指向的就是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南开大学“大部门体制改革课题组”负责人朱光磊教授解释说。

  有的地方对人力资源培训市场多方管理,劳动部门组织职业考试,编写考试教材,主办培训机构,认证职业资格;人事部门也不甘人后,组建人才认证中心,编写人才开发目录,开展人才认证。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委员还举例说,近期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整合职能,效果会更好。

  根据方案,将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的有关工业管理职能整合,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交通部、民航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将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的职责整合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大部门体制’改革,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间的摩擦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变部门之间‘扯皮’为部门内部协调,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杨子强代表说。

  从最急需改革处入手

  “问题就是改革的重点,就是旧体制的突破口和新体制的生长点。“大部门体制”从最急需改革处入手。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这是‘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背景。”迟福林委员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地位并未真正确立起来,更多的是一个监管部门。”迟福林委员说,组建环境保护部,正是当下之需,有助于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要求。此次将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龙代表说,这有利于向现代工业信息化延伸,有助于推进高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发展的另一个紧迫问题,就是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进一步理顺,将直面这些问题。

  这些年来,劳动保障和人事管理也经历了先合后拆的过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将直接推动许多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加突出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统筹。

  推进“大部门体制”也选择了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比如说交通运输方面。民航、公路等领域的政企分开,已经有相当的进展,奠定了合并建立大交通部的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需要作为“大部门体制”的优先选择标准。山东临沂市市长张少军代表说,“大部门体制”方向选对了,从需要的地方入手,急的事情先办,然后再逐步推开,这是一个稳妥的办法。

  坚持权责一致

  与按政府专业管理职能设置政府机构的“小部门体制”不同,“大部门体制”的特点是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部门权限随之扩充。

  没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对分离与制约,就没有真正的大部门体制。一些代表提出,这是防止“大部门体制”改革产生权力膨胀的关键。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在部门的权限调整与扩充的同时,部门的责任也要相应提高。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代表说,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还必须与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推行问责制度相结合。

  “大部门体制”路有多远

  “大部门体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应当把握趋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又应当把握节奏,审慎稳妥,循序渐进。

  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这是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要把握的重点。

  包括“大部门体制”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和在世界历史上都没有先例可循。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说,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是必须的。

  部门职能分工、权责边界划分,这些触及利益的棘手问题,也将增加改革的复杂性。

  综观世界各国,发达国家的政府内阁部门虽然现在一般不超过20个,但都是经历了较长时间逐步改革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多在20个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四、五十个。“防止急于求成,走大的弯路,对于改革的成功十分重要。”袁曙宏说。

  迟福林委员说,另外,推行“大部门体制”仍然是在中央层面进行的改革探索。从现实情况看,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事权,尚需时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起,我们要经过约12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归根到底是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编辑: 孙丽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高端访谈 更多>>
  我们今天请到的客人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 [详细]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郑祖康:建议对CPI进行预报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