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李杰、刘媛媛、陈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应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因为政府征用土地最直接的影响是农民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和来源。
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基本做到生活自我保障。可是,一旦失去土地,如果没有及时安置和救援的话,他们的生活马上就会陷入困境。因此,郑功成代表建议,在土地流转之后需要合适的机制解决土地转让的补偿问题。
郑功成说:“失地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收益权,他是不是合理的分享了。因为他的土地是承包的。现在发现很多地方土地收益权没有让农民得到合理的分享,补偿农民的与土地收益相比差距太大。”
郑功成代表强调,补偿问题要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甚至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来加以维护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