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代表:主要就业矛盾已从数量矛盾转为结构矛盾

光明日报   2008-03-12 15:14

    就业:从数量矛盾转为结构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代表的解读

  数字:五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5100万人。

  蔡昉:解决5100万人的新增就业,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金融危机,出现了大规模的下岗失业,积累了近4000万劳动力。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年至少要完

  成1000万的新增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这五年中,最初两年并没有完成每年1000万新增就业的目标。随后,我国及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政府投入资源到再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市场配置劳动力的机制。新增就业开始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转机,最终,不仅完成了五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5000万人的目标,还超额完成100万人。5100万这个数字还比较保守,我们学界估计实际数字比这还要多。

  应该看到,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导向的转变,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通过这五年的发展,缓解了劳动力就业的数量矛盾。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预计未来20年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数量压力便会大大减轻。所以,我国主要的就业矛盾已从数量矛盾转为结构矛盾和质量矛盾。

  现在还存在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下岗失业的情况,已经是就业结构的问题。不是社会上没有岗位,而是没有把想找工作的人,合理引导到相匹配的就业岗位上去。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三十年来,乡镇企业红红火火、个体经营加快发展、大规模劳动力外出务工,我们的剩余劳动力已经没有原来想象的那样多了,而且也不会无限剩余下去。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的真实状况。可以肯定地说,当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在减弱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对劳动力的培养,用质量优势去替代数量优势,才能保持我们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之,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最终形成解决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记者张玉玲)


编辑: 孙丽
 

  两会服务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网民期盼:廉正清风 振奋百姓精神
·网民期盼:养老医疗有保障 心才踏实
  高端访谈 更多>>
  我们今天请到的客人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 [详细]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谈参政议政 心态认真负责
·关牧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徐沛东:为北京奥运创作一首特别的五重唱
·崔臣: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潜力
·郑祖康:建议对CPI进行预报
  辉煌内蒙古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