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黄河“几”字型顶端,东与包头市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入大漠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9千米;黄河流经市内345千米。该市辖四旗、二县、一区,总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四旗是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分别简称乌前旗、乌中旗、乌后旗)和杭锦后旗;二县是磴口县和五原县;一区即临河区。市内有山地、丘陵、沙漠、草原和平原,其中河套平原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以及“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美誉。这里盛产小麦、玉米、葵花、枸杞、番茄、河套蜜瓜等农产品以及猪、羊、牛、马、驼等畜产品,农畜产品加工业相应成为河套地区的支柱产业,河套老窖、金川啤酒、河套雪花粉、得利斯火腿肠、维信羊绒衫等名优产品享誉中外。2006年,全市有人口173.6万人,民族29个,属于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半农半牧区。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河套平原享誉国内外,它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和国家重要的农畜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级领导对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市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变的历史性跨越。截至2007年底,全市旅游企业已由1996年的13家发展到79家,11年中增长6倍多,其中,旅游景区(点)28家,旅行社20家,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2家。旅游业累计完成投资由1996年的1500万元左右,增加到8亿元,增长52倍多;旅游业总收入由1996年的350万元增加到5.05亿元,增长143倍多。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1996年的0.04%升至1.4%,旅游业正在向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转变。年接待游客78.9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2.4万人(次)。
巴彦淖尔市历史悠久,多种文化交融荟萃,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河套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丰厚。早在原始社会,在今乌前旗、乌中旗、乌后旗以及磴口县乌兰布和地区就有人类的祖先居住;黄河几字弯南侧的鄂尔多斯萨拉乌苏镇出土的“河套人”遗骨化石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巴彦淖尔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之比是1.66:1,人文旅游资源略占优势,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181处,包括遗址遗迹28处,建筑与设施110处,旅游商品与人文活动43项。其中:3级以上人文资源48处。阿贵庙是内蒙古西部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派)庙宇,香火旺盛、保存完好;阴山岩画是解读古代先民生活方式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科研、考古价值;秦汉古长城横卧在阴山南北,无声地诉说着铁血纵横的边疆烽火;罡风中屹立的汉代鸡鹿塞、唐代受降城叫人忆起“衡阳雁去无留意,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悲壮苍凉;浓郁的河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农家乐、牧家游旅游点星罗棋布,极具特色。
巴彦淖尔市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种类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广泛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该市虽地处塞外,但得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独特,物产丰饶,自然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据统计,巴彦淖尔市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57处,包括地文景观26处,水文景观13处,气候生物景观18处。其中:3级以上自然资源35处。茫茫的乌拉特草原是全区九大草原之一;苍翠的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亦为国家级天然次生林保护区;乌兰布和沙漠恢宏而又神秘;苍茫的戈壁滩上90余万亩梭梭林是一道生态屏障,也孕育着“沙漠人参”肉苁蓉;滔滔黄河曲折迂回,滋润着河套大地;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乌梁素海,碧波万顷、鱼跃鸟鸣,栖息着黑天鹅、白天鹅、灰鹤、鸿雁等20多种珍稀鸟类,被列入国家级鸟类观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