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绵竹市土门镇鹿棠村的两个少年将自制的写有“谢谢叔叔阿姨”等内容的牌子,插在自家的塑料棚外,感谢政府和好心人的救助。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汶川一震,举国同悲。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震灾中,那些真情故事、那些感人场面,让我们重新有了信心和勇气。尤其是灾难中的孩子们的坚强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在生命安全与道德操守的天平上,当后者的坚守超越了前者的本能,这就是道德的光芒。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波及成都,一阵剧烈的摇晃后,华西中学初二年级三班班长毅然背起了班上一名患有心脏病的同学,往楼下的安全地带转移;一位广东边防武警战士告诉记者,救灾中,一名男学生的伤势较重,但他却坚持说:“你们先救她!”,“她”指的是一旁的女学生。生死之间,这是孩子的权衡。
在疼痛与伤害中,孩子们的勇敢与懂事让人心酸。5月14日下午,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救援队员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当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就在大家焦急万分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歌。连大人都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与痛苦,孩子却以歌声应对,我们可爱的孩子!
还有那些心存感恩的孩子,让人落泪。“叔叔,谢谢你们救我……我看不见你,但可以让我摸摸你的脸吗?”5月17日,当官兵们将李生秀抬上救护车时,她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在场的消防救援队员忍不住流下了泪;5月13日,当战士们用结实的木板将小郎真小心翼翼地抬起时,他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向战士们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一位名叫龙梅的14岁女孩,带着村里的孩子,在废纸上写下“感谢”两个字,一一摆在通往灾区的道路上。孩子们质朴的感恩心态让灾难却步。
这些都是汶川的孩子,中国的孩子。灾难中,我们看到了灾区的满目疮痍,我们更看到了孩子们身上可贵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的希望。他们在灾难中释放的人性光辉,成为了我们战胜灾难的有力支撑———有这样的孩子,是我们民族之福。(宋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