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草学会理事长云锦凤谈与会代表对内蒙古的感受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东海
7月3日,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召开已有5日。
大会开幕前,来自五大洲76个国家和地区的草地、草学界专家首先对甘肃省、云南省以及我区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进行了会前考察;6月30日晚,专家、代表们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恰特大剧院观看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专场文艺晚会;7月2日,大会代表分四组对四子王旗、武川县、和林县、鄂尔多斯恩格贝进行了会中考察。通过两次考察及多次的学术讨论,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是他们所参加的印象最好、感受最深的一次会议。究竟是哪些方面让这些专家学者们对内蒙古、对此次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的有了如此的深情?到底他们对内蒙古的什么感兴趣?
为了深层地探究这些问题,本网记者会同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北方新报等几家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草学会理事长、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教授云锦凤。从她的口中获知与会代表们对此次大会、对内蒙古的感受、感知。
政府助力 锦上添花
云锦凤对记者说,从历届国际草地大会或国际草原大会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部门像我们国家这样高度重视这样的学术会议。大会开幕式当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巴特尔等领导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我们的政府领导把它摆在了如此的高度,这是让许多外国学者感到不可思议的。也正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此次大会的大力支持,让外国代表们对大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此次大会能够按照既定的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草原文化 魅力无穷
“来自五大洲1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齐聚青城呼和浩特,这是我们内蒙古的一件盛事。通常,这样的大会的参加人数在500——700之间,这次来了这么多,这是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历届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其实,大会在开幕前就受到了代表们的普遍关注,报名非常踊跃。截止目前,还有代表在陆续的报道、注册、参会……”云锦凤满意地向记者说。
大会召开已有5日,许多外国专家、代表对我们内蒙古的各个方面赞不绝口,尤其是在草原文化这方面。会议召开期间,我们的政府部门为与会的外国专家准备了一些具有草原风情和蒙古民族风情的演出和展示,这些演出打动了外国专家们。7月2日,在一次晚宴中,外国专家观看完马头琴和蒙古族舞蹈的表演后,好多人都兴奋地跑到台上与演员一起又唱又跳,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外国专家还强烈要求购买这类的VCD和DVD,并要求我们在会场和酒店循环播放。他们说,这是来自天籁的声音,听后非常的舒服,这真是太美妙了……
谈到外国友人对内蒙古的感受,云锦凤教授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
因为有缘 齐聚青城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7月的内蒙古,是牧草生长最茂盛、繁荣的时节,与会代表在观摩了内蒙古大草原后,不由地发出了阵阵赞叹之声。他们被内蒙古大草原的广袤所打动,被内蒙古大草原的雄浑所吸引。
云锦凤对记者说:“尤其是在经历了会中考察后,与会代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内蒙古大草原的草原建设与保护的议题也增加了。不少国外专家都对60多年来我区的草原生态建设提出了反馈意见,为我们的不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另外,部分国外专家已有合作意向,表示将在内蒙古草原的露天煤矿开采破坏后如何恢复草场、干旱地区如何进行生态建设,如何让草场与牲畜协调发展等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加拿大专家欧文表示,他在加拿大研究的一种植物由于气候寒冷无法生存,内蒙古的气候很适合它,他很有可能将它拿到内蒙古进行种植……
记者手记:也许这仅仅是一次国际的学术交流,但这又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学术会议,它的意义更在于世界人民对内蒙古的关注,对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关心。7月的内蒙古,骄阳似火;7月的内蒙古人民,更以宽广、友爱的胸怀欢迎四海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