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的普通一线环卫工人能够成为火炬手,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当单位让表现突出的尚晓玲填写奥运火炬手表格的时候,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位整天与大街小巷打交道的环卫职工,会与神圣的奥运火炬联系在一起,在她看来遥不可及。然而,她忘记了,奥运火炬传递的是一种精神,她不分人种,更不分职业的高低贵贱。
几年前,已经在建设领域获得过很多荣誉的尚晓玲来到市环卫产业公司机扫站,干起了内勤的工作。说起来是干内勤,可机扫站22个人,却要负责我市10条主要干道220万平方米的保洁任务。为了保证这些“脸面”路的“五净五无”,别说内勤,站长也要拿着铁锹扫帚上大街。从小连重活都没干过的她第一次“上街”时,全副武装了自己,就怕熟人认出来。可一到街上,身边那些上年纪的保洁员不怕脏不怕累的干活场面就深深感动了她,摘下墨镜和大口罩,她干在了最前面。从此后,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上这份工作,上街清扫再没有了自卑感。
自治区60年大庆前夕,机扫站接到了严峻的任务,为了保证负责道路没有任何漂浮物,公司成立了“清扫突击队”,尚晓玲踊跃报名。突击队的工作就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突击队成员。很多人劝已经36岁的她不要报名了,可她却执意不肯。
突击队成立后,几次大型活动都是在深夜进行,她顾不上儿子,冲在第一线。一次,机扫站清扫民族东路的垃圾忙到凌晨4点,尚晓玲满身疲惫刚刚到家,电话就响起来,称钢铁大街和阿尔丁大街上满路都是抛洒物,要她立即赶到现场。当道路恢复干净已经是早晨8点钟了,可这时她又接到任务,哈屯高勒路全线大清扫。腿象灌了铅,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马不停蹄地到了现场,留给她的工作却是把人们扫成堆的土全部装到车上。一锹又一锹,上千米的路,只剩下她和司机。望不到边的小土包直到中午1点才被清理完,这时,她已累得眼冒金星,摊在地上一步也走不动了。
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之后,感受着全社会对一线环卫工人的重视,尚晓玲越发喜欢自己的工作。如今,已是公司人事科负责人的她正憧憬着那神圣一天的到来。
火炬手宣言
“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我毕生的殊荣。当那个神圣的时刻来临,我会慢慢地跑,骄傲地跑,珍惜每一秒,享受每一秒,展示包头4000余名环卫工人的风采。”
(记者赵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