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5岁的李志强是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工作35年来,他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石宝铁矿的建设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家乡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称号。
在广袤的达茂草原上,有着这样一位坚信“只要奋斗不息,勇往直前,前途就会一片光明”的草原骄子,他就是带领达茂旗石宝乡村民们共同致富的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志强。
1985年李志强担任石宝乡乡长,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摆脱年人均收入不足120元的贫困生活,他开始在那片荒芜的山坡上不停的测量,反复论证,提出了在石宝开一座铁矿。
尽管设想得到了旗委领导的肯定,可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经验却成了建设铁矿的“三座大山”。为了给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李志强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多次去包钢和邻近铁矿进行实地考察,学经验,求技术。
最终,《达茂旗扶贫铁矿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随后,李志强又以科学的数据和为民请命的真诚感动了上级领导,说服了父老乡亲,将14.5万元的扶贫款用做开矿启动资金。
1988年早春,李志强带着一群扛锹握镐的庄稼汉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住工棚,喝凉水,装设备,建尾矿库,曾经荒芜的毛德岭山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尽管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可是没有一个人因此而退缩,大伙都想着能早日完工投产。
三百天后,铁矿第一选矿车间联动试车一次成功,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见效”的目标,比预期建设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第二年,公司实现利税45万元。2005年,公司上缴的税金已达到1.2亿元,成为达茂旗财政的重要支柱企业,也是包钢长期稳定的铁精粉供应基地。
石宝铁矿发展壮大了,但李志强没有改变当初建矿的初衷。仅2002年至今,公司就安排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周边农牧民贫困劳动力约2000人,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引水工程、牧民搬迁、学校改善等慈善事业。2007年,公司向社会捐资约300万元,并由董事长倡议成立了“自强博爱教育救助基金会”,得到了包头市、达茂旗红十字会的一致好评。
经过二十年的拼搏,现如今的石宝铁矿已是一个拥有2800多名员工,集采、选、冶、铸、修、运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并且达到年采矿32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生铁80万吨、氧化球团57万吨、铸件3000吨、生石灰20万吨的生产能力。面对这些成绩,李志强把它当成一种鞭策,他信心更足,前进的脚步更稳更快了,他说要将这些变成带领石宝铁矿人前进的动力,不断的提升,完善。
火炬手宣言
我和所有的石宝铁矿人都相信这样的真理:只要奋斗不息,勇往直前,前途就一片光明。奥运圣火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我要通过亲手传递奥运圣火,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记者黄韵 实习生栾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