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专家与网民面对面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蒙古新闻网   08-07-21 09:49 打印本页】 【字体:  】  【关闭

  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承办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网上座谈会今天举行。中宣部理论局巡视员、副局长黄中平,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包心鉴,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价格室研究员温桂芳,江苏省南京市文化局党委书记何亦农,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刘从德一同出席了座谈会,与网友在线交流。

  在这次“理论热点面对面”活动中,网民讨论比较多的热点之一就是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判断和理解问题。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广大网民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之类的问题,还是期待有进一步的判断和思考。不难看出,新时期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受广大网民的关注和期待。以下就是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与专家的解答。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承办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网上座谈会今天举行。中宣部理论局巡视员、副局长黄中平,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包心鉴,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价格室研究员温桂芳,江苏省南京市文化局党委书记何亦农,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刘从德一同出席了座谈会,与网友在线交流。

  有的网友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声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对社会主义的概念有所了解,加上“特色”,对特色社会主义的意思始终不懂,曾经问过很多人都说不知道。特色社会主义的话和字没少看,可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哪里有介绍。

  马仲良研究员首先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概念。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提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他认为资本主义有它的问题,存在着剥削,存在着无政府状态,造成经济危机,这种资本主义由于它的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必然就要走向一个新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当然共产主义社会有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他提出的一个理论,中国共产党正按照这个理论搞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马仲良表示,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区别,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生产力比较发达,这样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尽快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所以中国社会主义就不能够完全照搬马克思设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模式,所以叫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渐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所以,中国这个社会主义还得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当时设想社会主义不发展市场经济,而是搞计划经济。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能很快地消灭私有制,还得多种经济形式,收入差别也不能很快的缩小,这都是因为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比较悠久这样一种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一种社会主义。如果我们不走这样一个道路,完全照搬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模式不适应中国国情,毛泽东晚年就犯了一个错误,照搬马克思的教条。如果我们不走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那有可能我们就完全被国外帝国主义所控制了,我们国家处于帝国主义控制之下,四分五裂,连年内战,我们也不能很好的比较起来,灾难非常深重。

  马仲良研究员总结说,所以中国既不能照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也不能搞资本主义,我们就从中国国情出发,创出一条新路来,这个新路是带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的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的模式,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就被我们党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它又不是完全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一样。要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慢慢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才成熟起来。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里面有很大部分都讲这个问题讲得很通俗、很深刻。(记者陈叶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和社会主导和控制资本的社会主义

  网友[我是右派大萝卜]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把社会主义改为资本主义呢?只是个概念嘛,有什么丢人的?

  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说法问题,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资本控制整个社会,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必然产生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就成为资本了,资本主义中资本要素起主要作用,社会主义不是这样,它是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控制整个社会,它能够抑制资本的力量,所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看中国,它尽管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也是社会主义,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整个的社会发展进行自觉的控制、自觉的指导。资本在中国起作用,而且起很大作用,但它绝不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所以我觉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简单的说法问题。

  马仲良研究员进一步论述道,中国为什么不能让资本起第一位的控制作用呢?因为资本在中国一控制,那么中国的统一性、协调发展力量就被冲垮了。所以,在中国必须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通过政治领导把全中国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把利益协调起来,实现中国的和谐发展,所以在中国不能让资本的力量成为第一控制力量。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是资本的力量是第一控制力量,社会的力量不是第一控制力量呢?因为资本主义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的力量的基础上,所以市场经济通过它的价值规律,完全是靠着每个人都是为自己,通过价值规律,最后达到了一个供需的平衡,又通过三权分立、多党竞争这样一个政治体制实现一个社会的平衡。资本主义这样一个过程,对于封建主义是一个进步,它能够使经济、生产力快速发展,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对于封建社会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现在来看,资本主义对美国、欧洲仍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不能否定,就是在中国香港,资本主义也是在起这种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作用,这个我们不能否定,但是对于中国大陆,就不是这样。中国大陆如果搞资本主义,让资本成为第一控制力量,那中国就会出现分裂,所以中国大陆必须实行社会主义,由共产党领导。在共产党领导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所以,这不是说我们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只不过是有中国特色的,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

  马仲良研究员最后强调: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概念问题,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

  网友[幸福的中国人]提出疑问:关于特色社会主义学说,经得起普世价值的考量吗?特色二字是否是我党坚持一党执政的借口和说辞?

  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不是一部分人的主观要求,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客观要求呢?就是中国这个国家,国土面积大,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地区差别大,生产力发展基础落后。国外对我们竞争的压力也很大,国内也有一些分裂势力。这样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比如说孙中山曾经想学习法国,搞民主共和国,举行了辛亥革命,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他没有实力,他面临着袁世凯军队的压力,就把权力交给了袁世凯。蒋介石在中国想学德国,搞军事独裁,搞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但是他也始终没有统一中国,他也没有能够积极地抗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这是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中国走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我们有一阶段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结果也是不理想,所以中国搞社会主义也不能完全照搬俄国,也不能照搬马克思的书本,这样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所以,中国“特色”二字不是给中国共产党执政找一个借口、找一个说辞,不是这样的,是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一个发展道路,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世界各国发展成功都有它本国特色,美国和英国不一样,法国也和英国不一样,日本也和美国、英国、法国不一样,所以世界各国都有它的特殊的国情,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的特色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要有一个大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党,有威信的党,能够不断地纠正错误的党,来长期执政。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这是客观要求。不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为了自己执政找一个借口。所以我觉得我们考虑这个问题,还是得从客观规律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我们不是从客观规律考虑问题,那么我们就不能看出中国发展前景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网友[小城市下水道]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疑问:到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为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的定语,这个概念的中心词是社会主义,我们在本质上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这个社会主义本身是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什么呢?强调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更加自觉的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中国这个国家很大,民族众多,地区差别很大,不稳定因素也很多,所以中国特别需要一种自觉的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科学发展。

  资本主义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有人说,为什么资本主义能在美国促进它的发展,能在英国促进它的发展,能在日本促进它的发展,怎么在中国就不行呢?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国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世界上人口众多,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多人口,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多民族,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社会矛盾这么复杂。在这样一个国家如果发展资本主义,那么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就会动荡,就会出现分裂,甚至出现长年的战争,无法实现和平发展,无法实现和谐发展。这就是中国最大的特色,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而社会主义就能避免这种危险。

  中国共产党有一套理论,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有一个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善于协调各种矛盾,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中国共产党有这些优点,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避免资本主义给我们社会带来的种种的问题。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学习资本主义的很多经验、很多管理方法,比如说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发展民主法制的经验、充分利用资本要素的经验。我们学习资本主义这些经验,并不等于我们就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不等于我们就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马仲良研究员最后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教育、医疗、住房的产业化不等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网友[千重山]说道:我在外面经常有人问我什么叫特色社会主义,我说就是搞市场经济,教育、医疗、住房要大力产业化,这样回答对吗?

  江苏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何亦农认为,这个回答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伟大旗帜,也是一个理论体系,更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56个民族,7000多万党员,需要用共同理想把大家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而不能用别的什么主义;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

  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医疗、住房等都要改革,但决不是简单地搞什么产业化。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住房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都有房子住。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改革最终目标的情况,就曲解和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要用全球眼光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网友[我是右派大萝卜]:与马先生商榷:在中国全体人民领导下的资本主义,我想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佳诠释!

  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这种看法不正确。说在中国全体人民领导下的资本主义,怎么叫在中国人民领导下的资本主义呢?这种说法还是一种资本主义,只不过说它是在全体人民领导下,这个提法是不成立的。全体人民怎么来领导?从现在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建立了各种政府都是有一个执政党,政党通过执政对社会进行整个的管理或者叫做领导,所以,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多数国家还是通过政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它怎么实现人民的领导呢?必须有一个途径,必须有一种体制。

  从目前来看,没有政党还是无法实现对社会的领导。中国是不是通过共产党来领导,实现资本主义呢?也不是,也不是中国通过共产党来领导实现资本主义。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建立一个完全和谐的社会,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私有制,人类大同,共产党是这样一个政党,它不是一个把资本主义当做目标的党。

  但是,中国现在还实现不了共产主义,因为中国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只有到了生产力非常发达的程度,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所以中国目前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问题,中国目前还是实现一个全面小康社会的问题。所以中国共产党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为目前的目标。我们实现这个目标,就从生产力方面、从文化方面、从政治方面、从社会生活方面全方面的实现小康。在实现小康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地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地改善民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非常大的主导作用,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所以我们这样一条道路并没有让资本的力量发挥第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而是我们在一定的限度内发挥资本的作用。我们同时也控制资本的作用,把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在这些方面,我们的自觉性是很强的,也有自发性,但是自发性是在自觉性的控制下存在的,这在本质上就和资本主义是不同的。因为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内有了很强的自觉性,能够使国内比较稳定,但是,它把国内的矛盾转嫁到国外,转嫁到全球,加剧了全球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仍然是一种自发性很强的社会制度。而中国不仅在国内追求自觉性的发展,而且在全球追求自觉性的发展,追求和谐世界。我们绝不把国内的矛盾转嫁给别的国家,转嫁到国际上。这就是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仅光要从国内政策看,还要看全球政策。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全体人民领导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可用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幸福的中国人]提出疑问: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学说正确吗?在特色中国站得住脚吗?

  对此,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是正确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是很混乱的,认为没有规律,都是人的意志决定的,都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们决定的,没有一个客观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认为人类的历史也有它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就是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认为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正像恩格斯说的,牛顿提出了力学理论,揭示了物理的规律,门捷列夫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的规律,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的进化规律,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觉得用这个理论,我们也可以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中国,中国生产力落后,要想发展起来,可以选择三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一条是照搬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搞计划经济;一条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条道路:资本主义,孙中山选择了、蒋介石选择了,历史证明走不通。现在看来也走不通。因为中国要走资本主义,无法克服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无法实现中国的和谐稳定的发展,甚至于可能出现分裂、内乱。

  第二条道路:照搬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搞计划经济,这也走不通,因为中国生产力落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发展发达的国家实现的,苏联搞计划经济也是不成功的。所以我们现在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搞市场经济,要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这是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我们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同一种生产力,像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生产力,可以选择资本主义,也可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比较起来,资本主义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灾难、分裂、内乱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避免这些灾难。所以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由于生产力决定的。

  马仲良研究员认为,不能以为一种生产力只能决定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力可能决定两种生产关系,比如说,中国实行一国两制,就是一种生产力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这都是生产力决定的。所以,同一种生产力决定两种生产关系,那么,这两种生产关系选择其中一个,不选择另一个,是什么决定的呢?那就是说,是属于有社会的综合的影响,比如说,文化的影响、民族的关系、社会矛盾的影响、政治的影响等等,对制度选择都有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选择一种更适合我们国情的、对人民更有利的、灾难更小的一种制度。这也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

    共产主义既是科学的崇高信仰又是可以实现的最终目标

  网友[童年柴夹岙]对于共产主义到底是信仰还是目标产生了困惑,并请专家进一步讲解共产主义信仰和目标对我们中国的重要性。

  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马仲良认为,共产主义是我们一个崇高的理想,也是我们一个最终的实现奋斗的目标,同时又是我们的一个信仰,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应该有一个信仰,有信仰的人、有目标的人,他的生活就具有很强的理性,他有方向性,有目的性,他对实现这个信仰、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套自我约束,他的行为长期持续,对一个人的生活很重要。一个民族有它的信仰、有它的目标,对于这个民族的稳定,对于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对于形成民族的精神支柱非常重要。在中国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信仰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不是一个某一种宗教一直占上风的民族,中国没有一个宗教一直是在中国占统治地位,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科学的信仰,这个科学的信仰应该是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是人类美好的未来,现代科学技术证明了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因为共产主义追求人类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现在看来,我们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后特别是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发展以后,我们人类的物质财富会极大的丰富,比如海洋埋藏着很多的石油、丰富的油矿,深海里面有很多动植物,有非常高的高蛋白,这对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海水潮汐能发电,海水里面氢的同位素一个叫氘、一个叫氚,通过受控热核巨变,能使海水变成新能源。另外纳米技术发展这一块,能够制造很多微型产品,另外太阳能广泛使用,宇宙资源使用,都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资源。所以,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生产力会有极大的发展,会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得到满足,逐步实现按需分配。一旦人的生活必需品实现按需分配,共产主义公有制就可以实现了。所以共产主义应该是科学的。而实现共产主义要一步一步地经过若干阶段,我们目前首先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记者陈叶军)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安华怡
相关新闻
 
  娱乐新闻
 
刘嘉玲被称"梁太"喜笑颜开 接受安检被搜身
结束单身李湘恋情曝光 与王岳伦秀情侣手镯
新"红楼"换角被疑炒作姚笛服从安排有苦难言
梁朝伟、刘嘉玲飞赴不丹大婚 王家卫随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