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50年的巨变
内蒙古新闻网  08-07-29 10:3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赵静

  50年前,全旗总收入只有73.62万元,银行各项存款111.31万元,粮食生产总量4.3万吨,农民人均收入仅为62元。50年过去了,莫力达瓦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全旗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莫力达瓦全旗生产总值达39.7亿元,是1958年的近26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3.3亿元,是1958年的近13倍。财政总收入完成1.34亿元,是1958年的近180倍。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649.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1.37亿斤是1958年的22倍,农民人均收入3396元1958年的55倍。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串数字,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却因这些数字的改变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逐步由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达斡尔族由原始的渔猎业发展到简单的广种薄收的粗放型农业到现在的集约型深加工农业;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年提高。这一系列的变迁,见证了莫力达瓦50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

  告别“靠天吃饭”实现科技兴农

莫旗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

  莫旗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以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杂粮为主。50年来莫旗农业逐年稳步增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89年又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被誉为“大豆之乡”, 2003—2007年连续五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2007年还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标兵”。

  “农牧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近年来,莫旗农业实现了历史性的四大飞跃:由自供自足到粮食大县,从注重量变为注重质变,由单一农业向复合型农业,告别“靠天吃饭”、“雨养农业”向科技型、基地型农业方向发展。现在,莫旗农业呈现全面、快速、立体发展势头,正孕育着全旗农业的第五次大飞跃,即由粗放经营型向技术密集型和产业链条型农业的飞跃。

  莫旗的农业发展经过了几次历史性的飞跃,走上了科技创新之路,实现了科技带动农业的发展。2006—2008年,连续三年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先后有150名农业指导员深入300个科技示范村, 30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6万户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2008年,开展了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粮油作物的高产创建活动,高寒地区大豆高产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研究,莫旗政府投资500万元建设农民培训基地项目,四年来,共培训农民20万人次,发放科普图书40万册,组织推广科研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

  “科技入户”推动莫旗农业发展,大部分农牧民撑握了科学生产方式,粮食总产连年创新高,2007年粮食总产达到21.37亿斤,农业增加值占GDP的55.36%。大豆、玉米、水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证书标志,A级绿色食品大豆、玉米的注册商标已经投入使用,绿色食品生产突破2亿元。

  农业的发展为莫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工业的“从无到有”让莫旗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1] [2] [3] 下一页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