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深度网谈 正文
首府:新型超市VS传统商场
内蒙古新闻网  08-08-08 15:5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米丽   

  首府青城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一路走高,良好的经济态势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家蜂拥而至。地产业:波士名人国际商务公寓,中银城市广场,家电业:苏宁进驻,国美乘势扩张(在中山西路开设分店),点燃了首府家电零售业没有硝烟的战争;旅游酒店业:国际上最著名的饭店香格里拉大饭店的进驻……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首府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的中心,其影响力与魅力与日俱增。而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市场上,百货业的竞争也毫不会逊色。

  新型商场:粉墨登场,功绩显箸

  新型的百货业态突破了传统百货商场的局限,以综合型的百货大超市的形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很明显,这类百货超市购物方便、舒适,有着传统百货商场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随着2002年7月北京华联在呼市开设第1家店,受到首府市民的热烈追捧以来。新型百货超市业态纷纷瞄准了这个发展中城市,维多利商厦相继开业、王府井百货成功登陆、铜锣湾百货闪亮进驻,与此同时,“老”百货们也开始极力扩张地盘,北京华联开设分店、维多利在南茶坊开设二店。而2007年,又一家大型综合超市――美特好开业。新型超市业态在首府“跑马圈地”的步伐越跟越紧。当然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也有个别商家成为了市场的牺牲品,百盛购物中心改头换面,北京华联中山店偃旗息鼓。市场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它就如残酷的自然界,永远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

 

  经过一番较量,首府新型超市业态中虽然不乏翻身落马者,但总的来说,它们的到来与角逐为首府商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呼市王府井百货以及北京华联相关负责人分析,它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在理念上给予了一个全新的提升。“购物中心”这个概念在原来只有几家老的商业百货店的时候,人们还比较模糊。随着这些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大型连锁综合超市的进入,现代“购物中心”的概念开始深入民心,对传统的购物观念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并且这个概念是当今国际最流行的概念,这也标志着呼市现代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同时这种新观念的引入,挖掘了人们潜在的“休闲、娱乐”需求,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其次是经济效益显著。据北京华联呼市金太店一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华联在入驻前,呼市商业极不景气,一些老字号商厦例如百盛等日均销售达30万元,即为成绩优秀者。北京华联入驻青城后,日均销售100万元,与此同时还创造了单日销售1300万元,名列北京华联百货系统第二位的好成绩。年均税收上缴定为1000万元左右,为呼市财政的增长作出贡献,对社保等部门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除此这外,呼市还有一位市领导曾骄傲地说,外地零售企业的入驻为内蒙古增加了税收收入,仅2004年呼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限额以下零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这两项就向呼市纳税数亿元。

  第三是在这些新型超市业态入驻青城前,呼市地区商业市场极不规范,商家多属二、三级代理商,无经销实力,表现在商品上多为陈旧货品、管理不成体系。它们的进入,提升了当地的品牌档次,繁荣了当地市场。大量高中档品牌商品的引进,大大丰富了当地的品牌资源。众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不但以特有的优质产品吸引着消费者,同时也提升了青城人民的消费品味,开阔了商家的视野。

  最后表现为社会效益显著。它们的进入,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本单位员工工资相对高于呼市地区平均水平。并且为大量的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众多有志青年提供了竞岗和发挥才能的舞台与空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传统商场:改变思路,赢得一席

  面对大型综合超市的竞争压力,传统的百货商场也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博采众长,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首府百货商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民族商场。民族商场,作为呼市地区最早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曾经风光无限,近年来面对新型超市业态的竞争,整体形势相对低迷。但没过多久,它便迅速地作出决断,调整商品结构、经营模式,也采取超市化经营,做到了客流稳定,营业额稳定,利润回升。

  那么百货商店具体是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的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具体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实行购销分离,集中采购集中管理。百货商店传统的经营方法是实行购销合一的商场责任制,而商场又采取引厂进店厂商联营的方法,这种经营体制使得公司总部成了不经营的管理机构,而各商场实际上也成了不经营的“物业管理者”。由此百货商店成了不经营实际业务的管理者,因此百货商店也没有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系统,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退化,职工队伍弱化,无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百货店在深刻的反思后,向连锁超市学习建立集中的经营管理体系,即重叠性商品统一采购(所谓的重叠性商品是指百货商店与其他业态都经营的商品统一采购,同样也包括在一个公司下的多个百货店都经营的商品),个性化的商品按照目标市场的定位统一招商引进管理。统一的采购积聚了以前分散的销售量,提高了百货商店自主经营的实力,个性化的商品统一管理提高了百货商店对目标市场的规划能力和控制能力。这两个统一使得百货商店既提高了竞争能力,又具备了店铺复制的扩张能力。

  其次,在百货商店中增加超市部分或进一步扩大超市的经营比重。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的竞争,百货商店也在店中开设超级市场,进而有的百货商店扩大了超市的经营比重。如呼市民族商场开设了民族超市中山店、嬉水店,生意相当火爆。百货商店用增加超市的经营品种和混合业态的“一站式购物”功能来增强竞争力。

  再者, 用百货商品的季节打折促销来与超市的低价促销竞争。大型超市惯用的促销手段便是对低价销售,面对这种竞争百货商店也采取了超市的做法,用价格这一最直接的竞争手段来回击。其做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季节性的价格折扣,百货商店的这种季节性的价格折扣由于规模大(一般是全场展开)、扣率高,因而引来了大量的人潮。如呼市新世纪广场的冬季服装系列,原价上千元的貂皮大衣,冬季打折后只需六百元左右,所有品牌的折扣一般都在50%左右。此举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第二种做法是品牌商品的流行期衰退折扣,百货商店里的许多品牌商品由于在款式、颜色、规格等方面存在着流行期过后价格走低的现实,品牌商品的折扣促销使许多消费者获得了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这种促销弥补了季节性价格促销主题单一,时间间隔长的弱点。

  百货商店以上的这些经营变化,都是从它的竞争对手那里学来的,这可能说明了在商场的竞争中,竞争的弱方可从对方的身上学到制胜对方的法宝。其实,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一场拉锯战,现在强的,未来可能会变弱;现在弱小的,未来没准也就强大起来。就是首府百货业之间的这场激烈的拉锯战,逐渐凸显出了首府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的气息。

  [本网评论员]李东海:从战争中赢取战机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