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爱心感动大草原
内蒙古新闻网  08-09-26 14:3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精神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沧桑在巨变,精神永流芳!”——记者感言

    颜昊、颜、常胜三位“英雄组合”的行为感动了草原,震撼了世俗,“草原巴特尔”成为生活中人们对三位青年的呢称。该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人们将鲜花和赞扬毫不吝啬地敬献给我们的救人英雄……

    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万昌认为,三位英雄见义勇为的壮举见证了“呼和浩特精神”,也是一种充满博爱、宽容、无私的城市精神。王部长说:“呼和浩特市这些年来发生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救助活动。从2002年的“12·14”三学生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到2004年“11·8”的中学生张国庆见义勇为事迹,再到2005年“8·6”池明明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及2006年“8·1”呼和浩特爱心大营救等等事件,这些见义勇为者均是呼和浩特精神的杰出代表。呼和浩特这座草原都市没有陌生人,地域文化从中体现出一种博爱、厚爱、宽爱精神。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这个城市瞬间体现出民族性格、地域精神、城市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只要事件发生,我们这个城市的英雄便挺身而出。这里面可以说囊括了各行各业有识之士。他们中间有我们的普通市民、有我们的领导干部、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等等。在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城市里,凸现出来的英雄事迹不是偶然的。从我们大草原张开宽厚的臂膀无私地接纳上海孤儿,到解放以来全国各地支边的各路建设大军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来呼投资的人们,对我们这座城市都有一种亲切感,这说明了呼和浩特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的城市。弘扬英雄事迹,就是光大呼和浩特精神,也是打造呼和浩特靓丽的名片。英雄精神能够鼓励斗志,也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源泉。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英雄精神乃草原胸怀、骏马精神、呼和浩特精神!”

  呼和浩特市团委书记感慨地说:“颜昊、颜、常胜三位青年舍己救人是我们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新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没有精神支柱不行,精神支柱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巨大的,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三位青年的举动来看,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已经将这种精神支柱演绎得淋漓尽致。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呼唤英雄。呼和浩特也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英雄,英雄的力量一定能带动各行各业在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晨报社负责人将其称为“呼和浩特城市精神礼赞”。他说:“一连串的英雄事迹让人感到呼和浩特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呼和浩特不断涌现出先进事迹,让草原感动,让全中国感动。在这样一个城市,体现了一种城市精神: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热心公益,勇于创造,文明豁达。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沧桑在巨变,精神永流芳!三位英雄事迹的采访活动结束了,记者心中深深地感悟到:“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同时,记者心里也默默地念着几句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是呀,大德无碑,大象无形。只要你是英雄,人们就会把你刻上心碑!

    这就是呼和浩特精神!

    呼和浩特精神永在!

 

稿源: 呼和浩特市文明办  编辑: 魏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