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王万昌:“呼和浩特没有陌生人”
内蒙古新闻网  08-09-27 16:08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对于陌生人、突发事件、危急时刻、苦难关头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是衡量一个城市道义力量和文明程度的尺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地震、雪灾、洪水来临,呼和浩特人是冲在前列、解囊相助、慷慨赴难;四海宾朋无不为呼和浩特人的热情所感动,让人们体会到家园处处是亲人;外来客人在偶遇困难,呼和浩特人热情帮助,不惜财物性命,群奋众起;在这个城市中哪怕一个普通工人都是火热心肠,英雄本色。无数先进人物和感人事件印证着,这里就是家园,这里都是亲人--“呼和浩特没有陌生人”。

  对待平凡平淡平常生活的态度和胸怀与科学化有规则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是丈量一个城市的道德和文明程度的尺度。呼和浩特精神文明建设以追求现代文明与中华优良传统、地域民族个性与世界文明、人本道义与富于科学创造相协调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及人文精神为目标,我们全面开展富有时代精神内涵的道德教育和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让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城市文明的境界;在全新的富于创造性的火热的生产实践育人,在各行各业激发创造创新的激情;通过典型的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道义氛围;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活动,培育“草原胸怀,骏马精神”的城市人文性格;通过热爱家园建设首府的活动,引导呼和浩特人的情感与价值认同,激发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热情和行动--呼和浩特人将更加自觉地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科学创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践行者。

  这些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呼和浩特持续保持了并不断提升了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道德动力。让我们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富裕文明的呼和浩特而奋斗。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现代文明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我市先后涌现的先进典范人物、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全市劳动模范,十杰青年、十佳市民,“12·14”英雄群体、“10·1”生死救助、“8·1”百人爱心大营救等感人事件;有牛玉儒、颜旻、颜昊、铁兆义、寒星、武汉鼎、宝力格等优秀人物……还有无数默默的爱心团队和人士;更有无声的建设者和奉献群体;呼和浩特人像擎举奥林匹克圣火的传递者一样,将呼和浩特建设者厚积薄发的道义力量和民族千百年凝聚缔造的良好城市品格与精神展现给世人--呼和浩特让世人深深地感受到热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作者为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万昌)

稿源: 呼和浩特市文明办  编辑: 魏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