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记7次配合“神舟”回归的杜尔伯特草原民兵
内蒙古新闻网  08-09-29 16:0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神舟家园四子王旗:神一至神七成功着陆地
四子王旗天气晴到少云符合神七着陆气象条件
四子王旗制定方案作好神舟七号着落区保电工作
神舟飞船主着陆场为何多次选在内蒙古中部草原

  当举国欢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时刻,有一群人只能把激动深埋在心底:他们蹲守在冰冷的草地上,为的是给神舟打造一个安全的“家”。他们就是七次配合神舟回归的内蒙古杜尔伯特草原民兵。

  牧民孟克祖辈居住在杜尔伯特草原上,20年前就加入了当地的民兵组织。1999年11月“神一”发射前,他便与神舟结缘。那次飞船回收正值冬季,地面搜索部队在暴风雪中迷了路,陷入困境的战士们恰巧碰上了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孟克。10分钟内,孟克便把部队带到“神一”的着陆地点,帮助部队顺利完成了任务。

  从“神一”到“神七”,孟克每次外出巡逻最少10多天,喝凉水、啃馍馍是家常便饭。“飞船在我们的家乡落地,那就是我们怀里的孩儿,要让它感受到大草原的温暖!”

  七次执行任务,七次亲见神舟,可孟克一张相片都没照过。“‘神六’回收时我就在跟前。当时真想和它合个影,可来不及啊,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

  桑塔纳——草原民兵那哈的巡逻车。车身上结痂的泥巴和划痕、车轮外一道道褶皱正诉说着那哈在杜尔伯特草原值勤的故事。2003年10月16日,在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后不到半个小时,一辆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向回收集结点,那是由50多辆汽车、300多人组成的草原民兵队。这其中,就有那哈的坐骑。

  “神五”是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器。为提高执勤效率,那哈在发射前特地买了辆桑塔纳用作民兵巡逻专车。当地部队主动提出给他补助,被那哈婉拒了。“我这点贡献算个啥?有的牧民主动剪断自家草场的铁丝网围栏,让部队通过;还有的为了神舟安全着陆,从主着陆区搬走。”那哈自豪地说,“我们牧民能为飞船回收出点儿力,这是一生的荣耀!”

  牧民王凯是“草原110”中的一员。为改善飞船着陆区的交通环境,他发动当地群众加入到政府的修路大军中,不到1个月,路就修通了。“不仅要修路,开展对主着陆区周边牧民的宣教工作更重要。”王凯说,主着陆区附近的矿山多,危爆物品和外来打工的人都不少。几个月前,‘草原110’在落区周围张贴了600多份紧急通告和500多张标语,向外来人员发放了3000多份宣传单。

  “从‘神一’到‘神七’,先后有6000多名牧民参与并胜利完成了协助神舟飞船回收的各项工作,没出过一次事故。草原民兵为神舟飞船安全回收提供了强大后盾,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必将续写在杜尔伯特草原。”内蒙古主着陆区搜寻指挥部的一位负责人激动地说。(周宁 刘杰 张云杰)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