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把“四书”列为必修课程,这一举措就像当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学院一样,也遭到不少的讽刺和挖苦。但窃以为,仅仅“四书”进课堂还是不够的。
经典不但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方向,奠定了民族精神,也确立了“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即传统所说的“常道”。强化经典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陶铸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心性修养和人格境界,后者对于针治心灵空虚、道德冷漠、伦理失范、人际疏离等“现代文明病”尤为必要,所以熊十力说“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但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四书教育还是经典教育?“四书”虽然是中国文化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也无法取代整个中国文化经典体系,尤其是“六经”。“四书”在有唐之后才受到特别重视,其最终编定者朱熹也说“六经”和“四书”是“难易远近大小之序”的关系,或说“四书”只是接近“六经”的方便法门。
当然,“六经”的晦涩难通是个问题,但是,中国文化的义理价值和规模气象等毕竟由“六经”奠定和开启,读经不可不读“六经”。此外,《老子》易诵而《庄子》又为文学和美学名著,皆是道家经典,似乎也不能不读。当然,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可以选择“四书”、“五经”和“老庄”等中国经典名篇,由老师精讲和学生诵读体认。
其次,是中学教育还是全程教育?郭先生提出要把以“四书”为主的经典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教育,这一主张既符合中国经典教育的传统,也符合学习认知的逻辑进程,惜乎多被论者理解为经典进中学课堂。经典教育从娃娃抓起,不但可以培养儿童对经典的兴趣,也有利于奠定儿童的国学基础。当然,儿童经典教育内容,应尽量易于记诵和稍近感性。
近年来儿童读经的经验表明,小学生部分地理解《论语》、《孟子》和完整地背诵《大学》、《中庸》是不成问题的。在中学,可以采用精选精讲和启发阅读的方式,适当加入《诗经》、《礼记》、《易传》、《左传》、《史记》等经典教育内容——台湾的中学一直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台湾中学生的读经水准比内地的大学生都要高。在大学,中国主要经典皆可以精选精讲、自主阅读、深入讨论的方式纳入教育范围。
第三,是语文教育还是课程教育?一些学者单纯地把经典教育进课堂理解和定位为进入语文教材,此法断不足取。语文或国文教育重在“文”,而经典教育重在“道”。如果把过多经典名篇引入语文教材,不仅会冲淡语文教育的目的,也会弱化经典教育的价值诉求,使经典教育凌乱散漫、不成体系。因此,应该考虑把经典教育从语文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成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连续一贯、自成体系的经典课,每周两个学时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时间安排。
此外,该课程宜列为必修课、考试课。因为根据学者的观察,如果人文经典课只是选修课和考察课,则教师和学生很难予以重视,甚至变得可有可无,根本就达不到经典教育的目的,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如此说来,经典教育进课堂不是一个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进入和进入多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