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神七”搭载空间材料启封肉眼可观其变化
内蒙古新闻网  08-10-07 16:4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科研人员六日启封“神七”搭载空间材料包装袋,取出从太空成功回收的固体润滑材料。经肉眼仔细观察,初步发现有两类产品发生明显变化。

  这些参与太空试验并成功回收的材料包括四大类十五种材料共八十片样品,它们紧贴于“神七”轨道舱外壁,历经了四十多小时的真实太空条件下暴露试验。这是中国首次暴露于太空环境并回收的空间材料试验样品。

  通过对比地面模拟试验的结果,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所长、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说,经过太空的试验以后,以肉眼观察,已发现两类产品变化很大,一类是银与银合金的薄膜材料,经过原子氧和紫外光的辐照以后,其表面变花,或者变暗;另一类是二硫化钼润滑薄膜产品,表面变得更为粗糙。

  “神舟七号飞船应用系统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由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承担,真实的空间环境暴露实验顺利结束,他们计划今后三个月内完成对空间试验样品的初步分析,六个月内完成测试分析工作,并形成工作总结报告。

  刘维民研究员介绍说,未来半年内,他们的重点工作将分析空间环境飞行试验与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对润滑材料的影响效应;将真实空间环境试验结果与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关联,并将特别关注影响效应的差异和建立影响效应的模型。

  “我们需要了解润滑材料在真空、原子氧、低温等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刘维民说,“我们希望通过试验,找出科学、合理、准确的实验参数,建立相关实验规范,最终通过地面模拟装置,就可以知道太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特种润滑材料专家薛群基认为,空间环境对多种材料都有侵蚀或者腐蚀,同时经过正负一百多度的温度交变,不管从材料结构上还是性能上,都会发生显著的改变,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数据,这对发展更长寿命、更加可靠和稳定的特种润滑材料是一次重大的研究部署,对中国今后的航天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 (记者殷春永)

稿源: 中新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