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神七"搭载固体润滑材料已启封 展开分析
内蒙古新闻网  08-10-07 16:4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资料图片: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在太空中回收固体润滑材料。 新华社发(电视截图)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神舟七号飞船搭载的固体润滑材料已经于6日在该所正式启封,相关分析将随即展开,预计在6个月内完成测试分析工作。

  “神舟七号飞船应用系统固体润滑材料空间试验”项目由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承担,由该所所长、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总体负责。该所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联合组成了近20人的研究团队,利用神舟七号飞船舱外平台提供的技术条件,重点开展原子氧和紫外辐射对固体润滑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以及失效破坏机制的研究。

  据介绍,这些参与太空试验并成功回收的材料包括4大类、15种材料共80个样品,它们紧贴于“神七”轨道舱外壁,历经了40多小时的真实太空条件下暴露试验。这是中国首次暴露于太空环境并回收的空间材料试验样品。

  刘维民介绍,通过对比地面模拟试验的结果,经过太空的试验以后,以肉眼观察,已发现两类产品变化很大,一类是银与银合金的薄膜材料,经过原子氧和紫外光的辐照以后,其表面变花,或者变暗;另一类是二硫化钼润滑薄膜产品,表面变得更为粗糙。

  刘维民说,科研人员计划今后3个月内完成对空间试验样品的初步分析,6个月内完成测试分析工作,并形成工作总结报告。未来半年内,他们的重点工作将分析空间环境飞行试验与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对润滑材料的影响效应;将真实空间环境试验结果与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关联,并将特别关注影响效应的差异和建立影响效应的模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特种润滑材料专家薛群基认为,该试验为特殊工况下固体润滑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体现了中国空间润滑材料研究和试验技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试验样品回收后在地面实验室模拟空间环境开展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试验,有利于设计性能更加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润滑材料,以提高以空间站为标志的航天器的寿命和可靠性,为中国今后的航天事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记者宋常青)

稿源: 新华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