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关键词 正文
小康社会
内蒙古新闻网  08-10-11 10:32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小康社会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概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思:“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中共十三大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写进大会的报告中,作为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依据邓小平的论述,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八百美元为基础并不断提高,向中等发达国家不断接近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步进入世界前列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里,国内外市场将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不断完善和定型;科学和教育投入将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将有大的变化;经济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将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农村将发生重大变化,就业问题也将逐步解决;军事装备得到改善和更新,国防实力将有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国家影响将大大扩大。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在20世纪末已经实现了初步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共中央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上述辞条引自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