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团结·奋进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超2亿亩
内蒙古新闻网  08-10-23 10:1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1978年,内蒙古全年植树仅有200~300万亩。”几天前,在林业战线上工作了44年的内蒙古林业设计院教授级高工纪仁生告诉记者,“如今,内蒙古每年植树造林都要超过1000万亩,生态建设都是重点工程,均以生态林为主,成活率也达到了国家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生态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努力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据了解,1978年,国家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涉及内蒙古83个旗县市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和二期工程中,内蒙古承担的建设任务占工程总任务的1/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又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六大重点工程,全面覆盖了内蒙古林业生产,年建设规模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总任务的1/10。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内蒙古坚持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主体,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并举,开展了大规模、高质量的植树造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30年来,内蒙古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2.38亿亩。据2003年全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持续双增长:森林面积扩大到了3.1亿亩,比1980年增加75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2.9亿立方米,比1980年增加3.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80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据2004年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首次实现双减少:内蒙古荒漠化土地为9.33亿亩,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为6.24亿亩,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2007年,内蒙古林业总产值达到192亿元,是1988年的11.5倍;农牧民人均林业收入320元,是1996年的5.4倍。

稿源: 北方新报   编辑: 孙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