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艰苦奋斗,三十载不懈拼搏。如今的内蒙古,已成为我国开放、发展的前沿,从鄂尔多斯盆地,到茫茫兴安岭,庄稼、牛羊、森林、厂矿……到处激荡着发展的强音,洋溢着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是内蒙古走向繁荣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30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折,内蒙古大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说。
内蒙古不仅煤炭、油气、铁矿、有色金属、稀土等矿产资源富集,农、林、牧业资源也异常丰富,曾被形象地誉为“羊煤土气”之宝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区位优势谋发展,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为契机,加快工业和农牧业现代化步伐,经济建设实现了重大跨越,已成为雄踞北疆的一匹“经济黑马”。
作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受历史、交通、资金、人才等因素掣肘,地域辽阔、资源富饶、人口稀少的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1978年,内蒙古的生产总值仅为58.04亿元,排在全国第25位。
2007年,内蒙古的生产总值已达到6018.8亿元,经济总规模已跃居全国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也达到3339美元,成为中西部首个迈过3000美元门槛的省份。
2008年以来,内蒙古经济仍延续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仅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即达到5136亿元,增幅超过18%。据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预测,今年内蒙古生产总值将达到7300亿元左右。
从突破6000亿元,到即将跨过7000亿元大关,内蒙古仅用一年的时间,折射出发展的强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依托矿产、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技术升级,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仅过去五年内,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1.35万亿多元,年均增幅达43.9%。
目前,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化工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原煤3.5亿吨、电力装机4200万千瓦、钢1040万吨、有色金属135万吨、甲醇140万吨、乳品368万吨、羊绒衫1322万件、粮食175亿公斤、羊肉50万吨……去年内蒙古工业和农牧业的产量,标志着内蒙古已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和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已增至11户。同时涌现出来的,还有19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产品。
东联、北开、西出……30年来,内蒙古还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大力吸收、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116.8亿美元,同时累计引进国内资金达6400多亿元人民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经济活力。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吕二喜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先后开通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一、二类口岸18个,仅2007年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的过货量就各达到了2400万吨和560万吨,分别保持了对俄罗斯、蒙古国贸易的最大口岸地位。
坚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目前,内蒙古已初步确立全方位、多层面的开放格局,经济发展已从过去的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全面开放。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经贸和技术合作关系,打进国际市场的商品已达700多种。2007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额已达到77.45亿美元,而1978年内蒙古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0.16亿美元。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内蒙古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1978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6.9亿元,去年已经增至1018.1亿元,同比增长42.8%,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也跃居全国第8位。
与此同时,内蒙古各族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301元和131元,2007年已分别提高到12378元和3953元,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5位。城乡居民享受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并在全国率先免除了农牧业税,补贴力度也不断加大。城乡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镇85万人、农村牧区110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储波在回顾内蒙古30年巨变时认为:“改革开放30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记者 任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