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童年的记忆 正文
从蜗居到新楼房
内蒙古新闻网  08-10-30 10:5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俗话说得好,百姓安居国家才能富强。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居住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呼和浩特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走在大街上,看着风格迥异的高楼大厦,你还能想起30年前的平房吗?30年来,青城老百姓已经从最初的“蜗居”走向了今天的“广厦”。

  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隆小区的王奶奶今年已经70岁了,可是身体依然健朗,精神也不错。初次来到王奶奶家,记者看见房屋装修的非常现代化:主卧室是欧式风格,而客厅的装修则是民族风格。记者情不自禁地赞叹:“您的房子装修得真漂亮,实在是太美了。”王奶奶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房子是刚装修完的,看着装修完的新房,刚搬进来的时候心里美的都睡不着觉。这个房子总共110平方米,连装修带买房总共花了30万左右。”此时阳光通过窗户照亮了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照亮了王奶奶的心。

  当记者与王奶奶谈起改革开放给老百姓的住房带来的变化时,王奶奶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她说她亲身经历了这种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王奶奶一家祖孙三代住在大召附近的小平房,总面积不到30平方米。由于那个年代人口较多,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后来王奶奶的孩子们结婚,因为没有住处只好挤在一起生活,本来就不大的房子变得更加拥挤,就连被褥都是放在纸箱子里面的。“我家当时的房子被称为‘火柴匣’呢,想想那会儿真是不容易啊!”王奶奶有些感慨地说。那时老百姓们解决住房主要是靠组织分房,或者是单位给房。王奶奶也是如此,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而她所在的单位,不知有多少人在排队等房。谈起分房的情景,王奶奶至今记忆犹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分管领导的门槛都快被踩破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其实等待分房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没有结果,可人们还是在天天盼,月月想,年年等。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期盼与失落中度过。”

  现在呼和浩特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的往起冒,遍地都是高楼大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王奶奶也实现了她住楼房的梦想,宽敞明亮的新房让王奶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稿源: 内蒙古广播网  编辑: 马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