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保险业服务机构从无到有,职工队伍由小到大,业务规模由弱到强,服务功能日渐丰富。目前,内蒙古已跨入全国保费收入百亿元省区行列,保险业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979年4月,国务院做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1980年1月1日,内蒙古首家保险公司——人保内蒙古分公司成立,各盟市相继成立了11个支公司,职工人数165人,保险业开始在内蒙古复苏。
1995年4月,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代办处正式成立,由此打破内蒙古保险市场的垄断格局。1996年,人保公司实行产险、寿险分业经营,保险专业化经营在我区拉开序幕。
2003年以来的5年,内蒙古保险业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行业地位不断提高,对社会贡献显著增强。5年来,全区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3.5%,保险主体从2003年的4家,增加到25家,保险营销员已达4.36万人。同时,保险服务领域的拓宽也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包头“11.21”空难、北重集团机器设备损坏、巴彦淖尔市“12.24”重大交通事故等重大事件当中,保险赔付都扮演了重要角色。2007年,内蒙古又被列入政策性种植业农业保险试点省区,当年保险业共承保农作物种植面积1911万亩,约占全区三大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2003年以来,全区保险业共承担各类风险6万多亿元,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近110亿元。
2001年,内蒙古保监局正式成立。目前,全区已建立起11个盟市保险行业协会,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行业自律体系。(记者李永桃 实习生董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