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坯房到砖瓦房,从平房再到上百平方米的楼房,改革开放30年来,住房变化已经成为鄂温克草原上群众生活变化的最好见证。
上世纪70年代末,鄂温克旗城镇居民住房大多为茅草房、土坯房,只有极少数砖房,为了节省空间,锅炕相连也并不少见。
上世纪90年代,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居民张兰花为了方便女儿上学,一家人从巴彦托海乡搬到镇里,白手起家经营起了一家餐饮小店。张兰花:99年我就在这个楼下租了一个小吃店,一家人吃住都这个小吃店里,也没有房子。
2004年,张兰花购置了第一套楼房,并利用闲置的房屋经营起家庭旅店。
改革开放以来,鄂温克旗积极采取政府组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商品房建设,开发了一批高级住宅小区。同时,为了让所有的低收入家庭都能圆上住房梦,鄂温克旗加快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今年,鄂温克旗又投入52万元为360户低保家庭提供廉租房补贴,每个家庭一次性可领取到一年1800元的补贴。巴彦托海镇居民白巴根深情地说:“我租房子已经七年,党和政府给了房屋补贴,去年,房租涨到了150,正好政府一次的房补1800元,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