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评论分析 正文
30年,从官本位到人本位、民本位……
内蒙古新闻网  08-11-25 11:32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细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会有很多关键词纷至沓来。而其中有一个是无论如何要排于前列的,这便是“以人为本”。与之相关联的,还有民本,民生。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理论上讲,早已不是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家就有过许多精彩言论,比如孔子的“问人不问马”,比如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比如魏征的“水(民)可以载舟(官),亦可以覆舟”等等。但是,这些往往都是纸上谈兵,束之高阁,兑现不了的。这其中也许会有少许的、短暂的“兑现”,但也总是昙花一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梦。

  改革开放这30年,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进步是显著的,成果是可观的。毋庸讳言,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大一统”时代,虽然也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但无论是制度安排,还是操作层面,总有相当的制约因素难使“人”、“民”登上相应的位置。相反,“官本位”盛极一时,“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役民作”还相当盛行,官方的意志往往凌驾于民众的意志之上。这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用真的逐步凸显,“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仅作为官方的指导思想而且融入了若干操作层面中,具体落实。从最早的小岗村的“承包责任制”被默认,到深圳等特区的“先结婚后起名”(“正名”),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孙志刚之死由民间激愤推进官方修改有关民工进城的条例,到中央最高领导人上网听取民情民意……所有这些,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人民群众再不只是点缀,而开始逐渐向本位、主体的位置过渡。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变化,值得一切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文学家及其他有关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是官本,还是民本、人本?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人本位?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关键是看怎么做。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创精神面前,是压制、打击,还是尊重、引导?很有学问。在人民的疾苦面前,是作作“官场秀”拍拍电视录像还是真的心系人民群众?天壤之别。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民本、人本,民本位、人本位的大事件。全中国的人民群众,全球的华人,都心系灾区,伸出援手,极尽人道主义、人情、人性的大传递。中国政府表现出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公开透明相关信息,包括敞开胸怀接受国外援助,都是将人、将民放在第一位,将其他(诸如意识形态壁垒)退后的英明决策。人是第一位的,民是第一位的。这就是现代文明社会区别于野蛮落后社会,区别于奴隶、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进步是不错的,这是了不起的历史进步。但是,对此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人本位、民本位升帐了,官本位就“退役”了吗?不见得!相反,直到目前,官本位仍然是干扰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有的地方官僚主义盛行,无视民间疾苦;有的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自己吹牛皮的资本;有的跑官要官,意在谋求特权;有的高高在上,听不得群众意见,或是左耳进右耳出;有的干脆以权行腐,贪赃枉法!……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都可归之为“官本位”使然也!

  社会在进步。民本、人本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0年改革开放刚是一个“起头”,后路正长。改革无止境,开放无止境,消除“官本位”和推进、建设“人本位”、“民本位”也永无止境。(朽木)

稿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