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个盟市中少数几个以“盟”称谓的地区之一,“天苍苍,野茫茫”,是这个地区历史上的真实写照。然而,勤劳智慧的草原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认真组织实施“两转双赢”,在告别贫穷致富达小康的宏图伟业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在锡林郭勒盟,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始终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内部改造,以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外部拓展,以转移牧区人口为主。
推动实施“两转”是锡盟统筹生态和经济问题的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后几年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爆发空前危机,强度不一的沙尘暴每年都超过十次以上。强沙尘暴所到之处,有的行人失踪,牲畜走散,学校停课,公路阻塞。还受超载过牧的一些影响,生态系统严重受损,草原初级和次级生产力下降,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已经直接影响到首都的生态环境。草原生态急剧恶化的同时,牧区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一遇灾年,农牧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因灾返贫人口大大增加。
为有效解决草原生态恶化和经济基础薄弱问题,锡盟借助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项目支持,确定了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实现生态良好和牧民收入提高的“双赢”目标。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就是摒弃对草原的掠夺式经营,推动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从畜牧业内部寻求实现“双赢”的途径。面对大自然和大市场的双重挑战,传承了几千年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昔日以天然放牧为主的草原人,在吃过了苦头之后,不得不从畜种改良、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移民中寻找出路。优质奶牛、肉牛、良种肉羊的提纯复壮和经济杂交的出现为畜牧业提质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盟牲畜良改比重达88.8%;普遍推行了接冬羔早春羔、羔羊当年育肥提前出栏等新的饲养方式,年加工活畜突破900万头只,基本实现了不加工不出盟,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程度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产业化辐射农牧户3.8万户,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达到1600元。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在减少牲畜的情况下增加牧民收入拓展了一定的空间。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草畜矛盾。只有减少畜牧业人口,增加牧民非牧收入,才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生态和生活并赢。
经过反复论证,2006年,锡盟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由“一转双赢”提升为“两转双赢”,把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作为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并重的战略任务,把“两转”作为出发点以实现“双赢”为最终目标。
以退求进,通过“生态移民”实现改善生态与牧民致富的双赢。只有牧区人口减下来,牲畜数量才可能进一步减下来,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正向演替。锡盟地广人稀,近20万平方公里草原居住着20多万牧民,每转移出一个牧民,就相当于有效缓解1平方公里草原的生态压力。转移牧民,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锡盟启动实施移民工程,转移牧区人口,就是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人对草原的过度依赖和索取,减轻草原生态负荷,从畜牧业外部拓展实现“双赢”的空间。将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的部分牧民在原有草场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搬迁到城镇周边和其他具备“五通”条件的地方从事奶牛养殖、牛羊育肥及其他产业,草场实行围封禁牧,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一政策一方面使大面积的草原得以喘息,另一方面使牧民摆脱了世世代代对传统畜牧业的依赖,跳出“一产”的圈子,从事二三产业,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引导牧区人口自主转移是实现人口转移的关键环节。为此,锡盟制定出台了吸引青年人进城创业、富裕户进城置业、适龄儿童进城读书、老年人进城养老的引导扶持措施,注重转移途径的多样性、政策措施的综合性和农牧民群众的自主性,通过市场牵动、政策扶持、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政府服务,积极探索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推动农村牧区人口自主转移机制的形成。立足于从根本和长远上解决问题,把推动牧民的下一代走出草原作为重要着力点,调整教育布局,将牧区65所小学全部集中到旗市所在地,实现了牧民子女与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受教育的待遇,出台了“高中阶段助学补助办法”,使农牧民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深入开展了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和“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引导农牧民进一步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提高农牧民就业本领,树立就业信心,一大批农牧民走出了赖以为生的草原,在二三产业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农牧民转移培训是整个转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一环。整合农牧业、扶贫、劳动就业等培训资金,以给进城农牧民发放“转移就业培训券”的形式,简化程序,开展免费培训。为使项目建设与农牧民转移良性互动,实行了大中项目和各类企业空岗报告和预告制度,使培训和转移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