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改革·发展 正文
三个“塞上小岗村”同“根”为何结出不同“果”?
内蒙古新闻网  09-07-07 20:1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30年前,黄河岸边的一个人民公社几乎与安徽小岗村同步,实行起“分田到户”的大胆改革。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塞上小岗”的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中滩公社。30年后,记者重访这个已合并到双河镇的“中滩”故地发现,昔日的那些改革先行村虽然同时起步,发展条件差异不大,但由于选择了不同发展之路,今日命运迥异。

  下滩村:在平淡中失落

  黄河堤坝上泥泞的通村小路、满村的破旧房子、虽是收获季节却难见青壮年……走进双河镇下滩村,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一破败农村的景象,与当年辉煌一时的塞上“小岗村”联系在一起。“幸亏昨天没有下雨,不然,这条从县城通村的路开车根本进不来。”前来迎接记者的下滩村党支部书记池秉义无奈地说。

  当年改革时,池秉义在生产队里当会计。如今谈起30年前的那场改革,他仍感慨万千:“当时的生活是人缺粮食、地缺籽种、牲口缺饲料,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靠国家的返销粮或供应粮维持,搞分田到户是被饿肚子逼的。”1979年初,中滩公社以党委决议的形式,把部分土地以“口粮田”的名义分到社员手中,明确“口粮田”的收获都归社员所有。

  时任下滩大队四小队队长的乔发回忆说,分田到户的第一年,下滩大队就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不仅不要国家一斤返销粮或供应粮,而且还向国家上缴了5万公斤“爱国粮”。

  但家庭承包并非一包就灵,它无法解决农民致富问题。曾经辉煌的下滩大队在今天呈现的尴尬境地证实了这一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个黄河岸边的村庄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用78岁的乔发的话说,下滩村村民“一饱就是30年”,分田到户头几年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但多少年来发展上不去,一直就是老样子。

  池秉义说:“下滩村与30年前比确实进步很大,但与现在周围的一些村社相比实际上却落后了。”

  究其主要原因,池秉义说,30年来,下滩村改革发展之路,走得很“平淡”,没有成功办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大动作,绝大多数村民观念从没有离开过“种地”。另外,下滩村的发展还受制于路,通往下滩村的路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修,所有进村的车都得从黄河土堤上走,逢雨天无法行车,很多村民致富的梦想因路而中断。

  如今,下滩村的青壮年纷纷外出谋生,而且出去基本不回村,留在村里种地的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里的村庄正在走向“空壳村”。

  河口村:努力维持集体经济村民社会负担为零

  与下滩村相邻的双河镇河口村曾被评为全国500强村镇。这个“塞上小岗村”在30年前实行“大包干”时,保留了主要的村集体经济,并且30年来努力坚持办好村集体经济,走出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

  1976年-1992年担任河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徐玉河老人回忆说,当时搞“大包干”时,土地、牲畜、农具都分给社员,但有2辆拖拉机、2辆铲车以及一些水利设施没有分。他说:“当时,全县保留集体经济的村只有河口村,我们遵循应分则分,应统则统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好分的财产仍归集体所有。”

  上世纪80年代,河口村在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上补充了一批货车、客车,组建运输队为村里创收,一年收入高达10多万元。1994年,村集体又“淘汰”了竞争激烈的运输业办起了砖厂,如今砖厂的资产总额达到135万元,从业人数60多人,年利润达15万元-20万元。2007年,河口村又依托地处黄河北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办旅游餐饮业,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长年以来,河口村村民的自来水、农灌用水、基本医疗保险、兴办公益事业经费等由村委会统一支付,生活用电每人每年由村委会补贴50元。村民基本实现了“零社会负担”。而且村集体先后投入160多万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为村民种植业保收增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在周边其他没有集体经济的村是做不到的。

  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平自豪地说:“别的村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而在我们村年轻人出去读书的多,村里一半以上的适龄孩子都在读大学。”

  问及30年来坚持巩固集体经济的原因时,徐建平说,河口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强,村民们都能享受到好处,而且集体经济办得好,村干部的待遇也比别的地方好,因此,村民和村干部办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海生不拉村:多种经营奔富路

  走进以前同属中滩公社的双河镇海生不拉村,可见一排排整齐敞亮的新砖瓦房、修建一新的小广场、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设施齐全的农村科学文化活动室、新建的敬老院……全村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和谐文明的乡村景象。

  “我们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近万元,全部住上新房。”海生不拉村党支部书记杜小六不无自豪地说,“如今我们已经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强村、富村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生不拉村依托当地的一批龙头企业,先后建成了无公害胡萝卜种植基地1000多亩、蔬菜鲜贮转运站1处、温棚蔬菜基地26亩,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极大调动村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积极性。同时,村民们借助附近的托克托电厂工业园区建设,纷纷购置大型装载车、运输车、客货车发展个体运输业或发展个体餐饮业。此外,这里的葡萄种植业和黄河岸边家庭旅游业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记者走进村民孙秀英的家看到,5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停放着一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轿车,整洁明亮的砖瓦房里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齐全。孙秀英说:“从1996年开始种植订单胡萝卜,家里的生活就逐渐好起来,2007年丈夫和儿子开货车跑运输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富裕。”现在,自家的20多亩地她一个人种,地里的胡萝卜和玉米每年就能卖约2万元钱。

  托克托县县委书记孙建国说,这些“塞上小岗村”发展之路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温饱问题,想让广大农民致富还需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寻找适合各自发展的穷乡富路。(记者勿日汗、柴海亮)

稿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