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供职的许先生喜迁新居。走进他家14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一股浓郁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起先,我家住的是平房,每天都得忍受打炭烧火、烟熏火燎的困扰。后来我结婚那年父母给我买了一套不足80平米的楼房,家里的一切摆设都很简单。这不,今年我家又如愿换了一套大平米楼房,可算圆梦了!”细细品味几次换房经历,许先生一脸自豪与欣喜之情。
住房,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改革开放30年来,鄂尔多斯市居民住房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迁,昔日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中很少有年轻人拥有一套哪怕是十几平方米的住房,子女婚后和父母挤在一间小屋中是常有之事。在农村,村民们住的大多是土坯房,很多土坯房安装不起玻璃,只能拿塑料膜代替。至于屋中的摆设,拥有最多的是一盘大炕,几床被褥和一口大锅。
步入80年代后,福利分房进入百姓生活。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分配房子的面积以工龄、家庭人口的数量为重要依据。而在那时,特别时兴让木匠打造家具,组合柜、立柜、梳妆台、写字台等都是十分流行的家具。90年代后期,伴随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纷纷搬进新楼房,彻底告别了租房或者住平房的历史。
近几年来,漫步在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尤其是东胜街头,造型新颖独特的楼群赏心悦目,让人仿佛置身现代化大都市。还有许多市民特意到北京、上海、海南等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买房置业,享受更高档次的住房环境。而在农村牧区,农牧民建起小二楼、小别墅已非稀罕事,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早已走进寻常农牧民家中,而且室内装潢也丝毫不亚于城里人,广大农牧民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喜人变化。
来自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2007年人均住房面积为28.7平方米,较1989年增加18.3平方米。截至2007年末,51.5%的城镇居民住进单元配套房,58.2%的家庭居室有厕所浴室,66.4%的家庭使用煤气或液化气,92.3%的家庭拥有取暖空调和暖气设备,近90%的家庭有了全部或部分产权。鄂尔多斯市农牧民2007年人均居住支出1073元,较1989年增长19.2倍。人均住房面积由1989年的12.5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9.9平方米,增长1.4倍。作者:郝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