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随着一批风电项目的投产运行,内蒙古不仅源源不断给国家输送绿色能源,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大风车”观光旅游景区。
内蒙古风能可利用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0%左右,具有分布范围广、稳定性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等优点,年可利用时间约4400小时—7800小时。据测算,内蒙古风能资源储量达8.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1.5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0%。
内蒙古是我国利用风力发电较早的省份之一,最早运用在牧民生活中,于1996年建设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场后才逐步实现风电工业化、商业化。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开发利用和保护可再生能源,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风电装机容量于2005年底达17万千瓦,于2006年底增加到60万千瓦,于2007年底增加到165万千瓦,截至今年10月份首次突破200万千瓦,达到205.68万千瓦。
随着风能开发力度的加大,西起阿拉善戈壁,东至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已投资上百亿元建成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锡林郭勒盟灰腾梁、赤峰市赛罕坝、巴彦淖尔市川井等一批大型风电场。内蒙古规划在巴彦淖尔、包头、乌兰察布等地共建设6个百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预计到2010年风电装机总容量突破500万千瓦。
今年1至10月份,内蒙古风电累计完成发电量2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9%,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0.62%提高到1.44%。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内蒙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据内蒙古发改委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内蒙古已有16户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达456万千瓦,其中已投产的生产能力为143万千瓦。在这些企业中,有6户可以组装、制造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其他企业主要生产齿轮箱、发电机、扇叶等配套零部件。
随着上千个风机的投入使用,内蒙古各地风电场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每逢旅游季节,许多游客前往辉腾锡勒、赛罕坝草原等地,除了游览草原、体验民族风情外,他们总会在六七十米高迎风旋转的银白色“大风车”下驻足参观、合影。如今,这些“大风车”已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重要品牌,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
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马永胜介绍,“大风车”不仅能卖“能源”,也能卖“风光”,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无疑拉动了内蒙古风电“工业游”、生态游,而且这种势头还将会保持下去。(记者李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