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6日)
储波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展望美好未来。这对于进一步激励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力夺取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0年前,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0年来,我们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内蒙古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动思想解放的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解放思想,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大胆冲破旧的思想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上世纪80年代,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广大干部群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国情的认识。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全区持续开展了一系列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积极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进一步开辟了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思想的大解放,为内蒙古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思想大解放的推动下,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逐步完善了发展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发展路子。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大发展。2007年同1978年比,全区生产总值由5804亿元增加到60911亿元,增长254倍,从全国第25位跃居全国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3339美元,位居全国第10位。全区生产总值突破第一个千亿元用了50年,实现第二个千亿元用了6年,实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千亿元分别只用了1年。30年来,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投入17971亿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实现4353亿元。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01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1466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居全国第8位。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30年。30年来,内蒙古改革由农村牧区到城市,由小企业到大中型企业,由微观主体到宏观层面不断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较早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全国率先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率先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双权一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牧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早于全国3年取消牧业税,早于全国1年取消农业税,实现了对农牧民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积极采取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和措施,努力探索国有经济改革振兴之路,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征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改革与脱困”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抓大放小,大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壮大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成为促进发展、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财税、粮食流通、投融资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把闭关自守的封闭式经济变为开放式的开拓型经济”,努力建设“两带一区”,推进“东联北开西出”,实现了从内引到外联、从沿边到全区、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现在,内蒙古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745亿美元,增长483倍,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1168亿美元,满洲里、二连浩特分别成为我国对俄罗斯和蒙古国贸易的最大口岸。引进国内(区外)资金52794亿元,成为资本净流入区。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注重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有效启动和激发内力和活力,经济自主发展机制开始形成。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重,不断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风险,都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先后提出实现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实现粮食自给、提高财政自给率“三项奋斗目标”,完成基本实现小康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实施资源转换、开放带动、科教兴区、人才开发、名牌推进“五大战略”,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一条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思想观念“两个转变”,强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和生态、基础设施“两项建设”,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水平”等重要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27∶454∶219演进到2007年的125∶518∶357,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转变。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998亿斤提高到去年的362亿斤,增长263倍,今年将达到420亿斤,人均占有量从全国第26位跃居全国第3位,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净调出省区之一。畜牧业稳步发展,2007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比1978年增加6700多万头只,其中农区畜牧业占70%。现在,内蒙古每年可为国家提供100多亿斤商品粮、200万吨肉类、1000万吨牛奶。积极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能源、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出鄂尔多斯、伊利、蒙牛等27个中国驰名商标。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增加值由1978年的1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45亿元,增长564倍,在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就业人员、方便人民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按照保护与建设并举、保护优先的原则,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着力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1998年以来,生态建设累计投入365亿元,治理了35亿亩草场和荒漠化土地,生态移民45万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大规模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市政等建设,横贯自治区东西的高等级公路、铁路、电网三大通道基本建成,基础设施承载产业、保障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2007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0.2%。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30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以尊重和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实现形式日益丰富。依法治区进程加快,保证了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积极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深入持久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培育“四有”新人,全社会文明进步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英雄群体。坚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文化建设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社会建设管理,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政治局面。
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30年。我们坚持把富裕人民作为坚持党的宗旨、落实执政为民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01元和13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378元和3953元,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15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2677元增加到2007年的92815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256元,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镇85万人、农村牧区110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如期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人口减少到103万人。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近年来为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努力办好解决群众饮水安全、提高寄宿贫困中小学生补助标准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扩大农村牧区低保范围等十多个方面的实事,实施了抓好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十项民生工程”,努力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普九”任务顺利完成,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牧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佳绩,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支持帮助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友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志们,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艰辛而丰富,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十分宝贵。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统揽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灵魂,才能把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必须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现在,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始终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千方百计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坚持从内蒙古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把中央精神和内蒙古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为了人民群众,改革开放要依靠人民群众。改革愈是深入,开放愈是扩大,就愈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会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才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始终是关系内蒙古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只有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巩固全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建设祖国北疆安全屏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实现富民强区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六,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牢固坚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的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同志们,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要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当前,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社会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今年以来,受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发展困难明显增加,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对内蒙古的影响开始显现。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把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
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谈到:内蒙古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江泽民同志1999年视察内蒙古时要求我们,要“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们国家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初视察内蒙古时指出:“做好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内蒙古二千三百多万群众的福祉,而且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建设好祖国北疆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内蒙古,勉励我们“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更大成效。”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推动内蒙古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不负中央期望和人民重托,不辱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发展上的每一个重大跨越,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事业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增强继续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更大步伐。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以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内蒙古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来思考,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跨越、社会和谐的新进步。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善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抢抓发展机遇,善于从困难形势和不利条件中寻找发展机遇,善于在复杂多变环境中捕捉发展机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增强开放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找准自治区的发展定位,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
二是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从自治区实际出发,以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继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工业发展方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素质和竞争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下大气力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多作贡献,为长远发展打牢基础。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下功夫,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始终保持内蒙古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还没有很好解决。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行政管理体制以及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协调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立足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横向联合,进一步扩大与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加强政策、法治、诚信等软环境建设,全面构筑“东联、北开、西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推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向开放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全面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对科技事业的引导、服务和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全区科技实力和产业发展竞争力。
四是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增收富民作为执政为民的首要任务,作为各级干部最重要的政绩,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人民相统一,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认真办好“十件实事”、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加快构建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各族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积极探索、加快建立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抓好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扶贫济困等工作,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到“十一五”期末努力使全区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劳动安全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在征地拆迁、土地承包、教育收费、医疗服务、企业重组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五是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认识事物、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切实把德才兼备、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良好的作风促进发展、造福人民。要坚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团结,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旗帜鲜明地同各类腐败现象和行为作斗争,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强决心和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伴随着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内蒙古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把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