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的内蒙古系列分析报告(之七)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最大主体,工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推进工业化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建设为引擎,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骨干企业发展为支撑,强力推进内蒙古的工业化进程。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实力迅速增强,工业经济经历了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几个时期,特别是“十五”以来,坚持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国家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长周期与快增长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遵循规律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走上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主导地位逐步显现
1978年,内蒙古的工业总产值仅为53.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工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813.0亿元,比1978年增长100多倍,年均增长17.7%;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742.7亿元,比1978年的21.84亿元增长31.5倍,年均递增12.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比1978年提高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50.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5.3亿元,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步显现。
(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优势行业的地位日益明显
从内蒙古经济发展总体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8年为32.7:45.4:21.9; 1988年为33.3:31.7:35.0;1998年为27.1:36.3:36.6;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5:51.8:35.7。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先提高后下降,先由1978年的32.7%提高至1988年的33.3%,然后分别下降至1998年的27.1%和2007年的12.5%;第二产业先下降后提高,先从1978年的45.4%分别下降至1988年的31.7 %和1998年的36.3%,最后提高到2007年的51.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78年37.6%、1988年26.0%、1998年30.3%、2007年45%;第三产业先提高后下降,先由1978年的21.9%,分别提高至1988年的35.0%和1998年的36.6%,最后因第二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其下降至2007年的35.7%,但比1978年仍提高13.8个百分点。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优化升级所带来的创新效率,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重工业比重继续提高。1978年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有色、黑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和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工业,使全区重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实现1981.1亿元,比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加1959.3亿元,2007年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9.4%,其中能源工业占总量比重的37.0%。二是轻工业比重虽下降,但企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档次发生了根本转变。2007年轻工业主要由以下几大行业构成: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9.77亿元,占2007年全区轻工业增加值的27.2%;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7.62亿元,占轻工业增加值的24.8%;纺织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53亿元,占轻工业增加值的17.0%;饮料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9亿元,占轻工业增加值的6.8%;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14亿元,占轻工业增加值的6.4%,以上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22.95亿元,占轻工业增加值的8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7%。三是煤电投入得到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瓶颈制约减弱。自1978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内蒙古加大对煤炭开采的投入,使煤炭产量不断增加。1978年原煤产量为2194万吨,2007年达34886万吨,增加32692万吨,年均增长10.1%。电力、煤气和水的供应业投资到2007年底累计完成2832.3亿元,年均增长28.2%。截至2007年底,发电量超过1931.9亿度,比1978年增加了1894.1亿度,年均增长14.5%。四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煤化工等行业、项目的引进发展,使内蒙古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五是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也日益增强。2007年规模以上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37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0%,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从经济效益看,1978年以来,全区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挖潜,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42.0亿元。
优势行业的地位日益明显。据有关专家根据市场占有率、相对劳动生产率、区位商、企业规模指数、销售收入利润率五个指数对全国各省市区工业优势产业比较确定,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居各行业的前10位,其中食品制造业位居第1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位居第2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内蒙古优势产业所处的地位和发展潜力。
(三)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深化,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竞争力不断提高
1978年全区全部工业企业构成仅分为国有和集体两个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股份制、私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积极吸引外商、港澳台商投资兴办工业,到2007年全区各类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总数达11.6万多家,比1978年的7272家增长了15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达3364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它类型工业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3亿元、453.6亿元、227.7亿元和5亿元,已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6%。以股份制、三资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国家投资和引进外资建设了一批规模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1978年底,全区没有一家大中型企业,到2007年底,全区大中型企业总数已达438家,其中:大型企业50家,中型企业388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852家,其中有2家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这些企业的成长已经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1978年以来,全区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均比1978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发电量1852.2亿千瓦小时,比1978年增加1814.4亿千瓦小时;原煤34886万吨,比1978年增加32692万吨;成品钢材911.9万吨,比1978年增加875.7万吨;水泥2779.1万吨,比1978年增加2687.2万吨;平板玻璃1389.7万重量箱,比1978年增加1377.9万重量箱;生铁1253.4万吨,比1978年增加1146.4万吨;机制纸及纸板24.2万吨,比1978年增加19.9万吨;小型拖拉机16730台,比1978年增加16537台;成品糖19.5万吨,比1978年增加15.1万吨。
工业品牌化、竞争力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目前,全区拥有注册商标19742件、中国驰名商标21件,拥有量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鄂尔多斯、鹿王、伊利、蒙牛、伊泰、远兴、科尔沁、维信、塞飞亚、小肥羊、草原兴发等著名品牌已响誉国内外,充分显示出内蒙古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五)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断高涨
2000年底,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74.86亿元。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值已有89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1倍。“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已成为工业经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缩影。2007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81.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比2000年多64.53亿元。内蒙古的优势企业也在通过技术创新积极转型。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内蒙古乳品企业,通过创新制造工艺和提取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拥有了国内市场竞争的主导权。
2007年,全区调查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449个,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为9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36.85亿元,R&D经费内部支出19.3亿元,占全区GDP的0.32%。拥有发明专利169件。内蒙古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意识不断增强。2007年度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内蒙古规模综合评价位次在全国位居第22位。
30年来,内蒙古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辉煌。当前,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结构调整都已经处于一定的高度,为内蒙古实现科学发展、高位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