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09内蒙古人大会议 > 议案集萃 正文
阿拉善盟代表团:科学发展促和谐
内蒙古新闻网  09-01-04 11:0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2008年1月20日下午,阿拉善盟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自治区主席杨晶说,上午代表自治区政府作工作报告,向与会代表汇报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今后五年和2008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希望大家认真讨论,审议报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多提一些修改意见,不同意见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十七大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谋发展,求进步、干好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这几年,自治区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阿盟在某些方面做得超前一些、更好一些,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欣慰。阿盟主动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实施了三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阿盟将整体作为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希望你们要好好研究,先拿出个方案,向自治区作一次专题汇报。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在社会保障方面率先推进,解决好农牧民的转移安置问题,让农牧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在这方面,自治区将给予阿盟一些支持。发展要坚持高起点,注意层次和规模,不能搞短期行为,不能大起大落,必须统筹兼顾、可持续地发展。项目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避免上一些“小、散、乱、低”的项目。

  陶建代表说,杨主席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对五年工作的总结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客观、准确、实在;对今后五年及2008年工作的安排部署内容全、方向明、任务重,既有高度,又切合自治区的实际。五年来,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是2002年的3倍多;财政收入达到1081亿元,是2002年的近5倍;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进入全国中列。与周边省区市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实事求是地说,过去的五年,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自治区最和谐、最稳定的五年。阿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与自治区同步前进,取得了可喜成绩。2007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财政收入18.5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5%和40.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2000元和5030元,增长15.4%和14.1%。在民生方面,我们将全盟农牧区年收入低于1600元的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城镇低保标准平均达到了180元;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0.7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07人,占农牧民总人口的28.8%;公务员津贴逐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住房补贴开始兑现,取暖补贴额度和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也有所提高。关于阿拉善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现有的落后生产能力进行改造和提升,该关停的坚决关停,另一方面就是新上项目必须上规模、上档次。我们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煤化工、盐化工和特种金属化工三条产业链,目前煤化工、盐化工已初具规模,我们正在加紧建设中盐吉盐化集团40万吨PVC二期工程,并积极争取启动60万吨PVC和庆华集团熔融还原铁项目。在民生方面,今年我们将实施扩大就业、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副食品价格补贴、建设廉租住房等10件民办实事事项。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阿拉善各族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使阿拉善的人民以身为阿拉善人、内蒙古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自信。

  吴忠岩代表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看到我区发展成绩,有着一种荣耀感和自豪感,值得为内蒙古喝彩。过去的五年,是自治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从阿右旗的发展来看也是如此。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发展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阿拉善有信心、有决心发展得更好更快,但右旗的压力更大。生态恶化,干旱缺水,畜牧业不可能上规模,大量的牧民最终还得转移出来。牧民转移出来,怎么安置?第一产业去不了,关键还得依靠二三产业,尤其是工业。希望自治区能给阿拉善盟一些优惠政策,多扶持发展几个工业园区。转移农牧民,关键是让农牧民转变观念。转变观念要从孩子抓起,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发挥教育移民的根本性作用。同时,要加大农牧民的培训投入和力度,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彻底转移。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队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马铃翔薛海军)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曹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