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光景。2008年巴彦淖尔市凭借政策好、农产品价格高、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三大因素的强力拉动,农牧民收入实现了30年来最大增幅——105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52元,比上年增加1717元,增幅为31.59%。
2008年12月30日,记者来到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二组农民范福成家。这个富庶的农户大院里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还有上百只育肥羊,范福成和妻子正在温室里侍弄准备元旦前上市的油菜。谈起今年的好收成,老范高兴地说:“如今政策好了,种地免税还有补贴,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年景好,农副产品价格又高,我家的总收入7万多元!”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不断强化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拉动力强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转移了一大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为农牧民大幅增收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保证。
构成巴彦淖尔市农牧民收入中最主要的三大部分2008年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政策性收入增幅达85.9%。2008年该市共争取各项惠农惠牧补贴性资金4亿多元,比2007年增加1.9亿元。农牧民人均补贴性收入381元,同比增加176元。种植养殖业收入增幅为20.03%。2008年巴彦淖尔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0.15亿公斤,牲畜饲养量达到1800万头只。此外,依托中粮屯河、恒丰、伊利、蒙牛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以及小麦、玉米、葵花、番茄、肉羊、生猪等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农牧民来自种植养殖业的纯收入增至5298元,同比增加了884元。来自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接近翻番。迅速发展的二、三产业,为河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08年该市到市内企业和外地打工的农牧民共有11.53万人,占农牧区劳动力的21%;打工总收入达10.5亿元,拉动全市农牧民来自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增至1414元,同比增加678元,增长了92.12%。(记者 韩继旺 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