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个符号、一种记忆、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一个地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的形象记录。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严肃的中山装,整齐的大排扣,重复的黑蓝灰……这是30年前人们对衣着的印象。
今年54岁的王云艳,是乌兰浩特市兴安街居民。(录音:我,是两个一孩子的妈妈。上世纪70年代初,从我们的穿着来看,能穿上一件草绿色服装就觉得非常的时尚。即便是旧了穿着也是美滋滋的,破了之后给孩子改一改,接着穿。当时的大家都非常俭朴,大孩子的衣服穿小了给小孩子改一改接着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年大家恪守奉行的衣着观念。)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兴安大地,百姓的衣着时尚观念开始复苏。兴安儿女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重新打量穿着,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上世纪80年代初,年轻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的确良”裙子,结伴站在栏杆边旁若无人地聊天,随意地摆弄着连衣裙,金色阳光斜照着她们妖娆的身姿,成为了贫瘠年代里唯一的风景。
王云艳感慨地说(录音:到了80年代,我们的着装有了变化。毛衣、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连衣裙等各型各色的服饰出现在大街小巷,人们的穿着眼光也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青一色的老三样了……)
上世纪90年代,穿西服、系领带不再是用来比喻讲排场的专用名词。以西装进入寻常百姓家为特征,一时间西装革履成为大街小巷男性追求时尚的标志。
今年45岁的赵海山,是乌兰浩特市嘉鹤牧业公司的总经理,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沐浴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录音:当年,穿西服、系领带,是一个拥有财富的标志,感到很时尚。)
进入新世纪,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引领潮流;从盲目崇拜名牌到彰显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进步。
今年45岁的王玉梅,是乌兰浩特市和平街金地佳苑社区的居民。(录音:21世纪,现在是张扬个性的时代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不象我们年轻的时候了,现在的年轻姑娘们,你看她们穿的超短裙,还有低腰裤,露个小肚脐,看上去也非常的漂亮,很潇洒。)
30年波澜壮阔,30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30年来,一些渐渐消失的黑、蓝、灰,“的卡”、“的确良”等服饰词语,记录着一个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而今当我们重新回忆和审视它们时,除了苦涩、辛酸、亲切、甜蜜,还有不尽的感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
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如今我们看到了一个蓄势待发的兴安。改革开放30年,横向比兴安盟虽然与自治区内其他盟市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纵向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盟统计局副局长朱庆德(录音:在财政收入方面:由1978年的只有242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0.9亿元,增长了44.1倍;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收入方面:由1978年的只有311元和110元,增加到2007年的8386元和2534元,分别增长26倍和22倍。)来源:兴安人民广播电台 作者:李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