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我与改革开放30年 正文
食: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内蒙古新闻网  09-01-06 14:0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民以食为天。30年前,老百姓的这个“天”清冷寂寥,是“贫瘠的天”。改革开放30年,勤劳勇敢的兴安人民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为自己造出了一片绚丽多彩的天,是“富足的天”。

  今年54岁的张文侠,是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白音特布斯格嘎查人。当年曾经从事过两年民办教师的张文侠回顾30年前白音特布斯格嘎查生产生活情景,一语中地。(录音: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白音特布斯格嘎查是一个典型的吃饭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大队”。)

  1978年的“土地大包干”空前调动了农牧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大家都开始对土地进行投入,扩大自己的种田规模,粮食产量一年间就翻了一番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录音:“大包干两年多就改变了吃饭靠国家返销的局面,这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初,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党对农村、农民、农业工作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落实,粮食生产呈现出丰年有余的新局面。

  做为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77届学生的张文侠,在乡镇长工作岗位上从事农村工作长达15年之久。如今虽然离开农业战线十几年,但是谈起兴安农业的变迁,仍然娓娓道来。(录音: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使兴安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不仅结束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而且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772.25万公斤。)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农业一、二、三期开发工程,使兴安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昔日马背民族向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

  据农牧业部门资料显示,1999年全盟蔬菜播种面积6.75万亩,产量13.1万吨。蔬菜生产不仅满足了盟内消费,而且扩大到白城等外地的销售。不仅如此,恩格尔系数也呈现下降趋势。

  在城里,过去逢年过节才靠荤菜解馋,现在是离不开素菜解腻。困难时期人们吃伤了的小杂粮和山野菜,又成了追求健康人们的新宠。

  今年53岁的吴国民,是乌兰浩特市五一街的一位普通居民。(录音:这要放在30年前,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敢想也市场上没有。)

  到了新世纪,随着“绿色食品”理念的形成,人们的消费观念变了,从最初的吃得饱,到后来的吃得好,现在已经开始要求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居民的膳食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有所下降,但是肉、蛋、奶、水产品等具有较高质量的食品消费数量正在增加。

  过去只有在节假日或亲朋好友相聚时才能下馆子打牙祭的美事,如今也成了一些人们的寻常事。而今,这乌兰浩特的餐饮市场中西特色荟萃,品种齐全。老字号、私家菜、八大菜系、民族餐饮争奇斗艳,任你品尝。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家吃饱,更追求外出用餐的品位和质量,在“吃”中品出“味”来。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吃”这个曾被中国人上升到“民以食为天”高度的恒久话题,在兴安大地已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改革开放30年,我盟农牧业增加值已由1978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7亿元,年平均递增9.1%。

  盟农牧业局党组纪检组长窦永波说:(录音:我盟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9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58.2亿斤,增加了6.4倍,达到人均占有3637斤粮食;全盟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的30年里分别增长了183%和196%,达到人均占有4公斤和6公斤。)来源:兴安人民广播电台 作者:李闻喜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兴安盟频道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