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到如今的“日渐成熟、追求时尚”,改革开放30年来,兴安百姓的消费理念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72岁的白青龙,是乌兰浩特市兴安街的一位普通居民。白青龙老人至今仍保留着“量入为出”的习惯,每次购物回来,他都会按照购物小票显示的金额做好记录,收支分明。
上世纪70年代初,收入非常少,算不好家庭的收支,很容易超支。
白青龙(录音:我们俩口每月收入加到一起才100多元,每次购物啊,买东西,都需要事前列好清单。)
与白青龙一样,大多数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百姓都有着类似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兴安,物资匮乏,人们收入水平低,必须精打细算,量入为出。
今年52岁的赵荣,是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哈日哈达嘎查农家妇女。20世纪80年代初,正好20多岁的赵荣回想起当年去镇供销社买日用品的情景不无感慨。(录音:哪个时候,反正是物资也便宜,但是咱们钱也少。很少,没有啊。)
科右中旗吐列毛都镇“佟家放心超市店”经理佟丽杰(录音:1994年、1995年的时候,就开了这个商店啊。哪时候儿的经济规模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大。哪时候车也比现在小。也就是个5吨车,那样的。哪个时候还不往下送货。现在发展到货流量都比以前提高了。可以说是番几翻吧。)
宽敞明亮、种类齐全、明码标价的“佟家超市放心店”,使方辉足不出村就可以在自家门口的超市,放心购买到农资产品和日用商品。(录音:交通方便了,现在这个商店照比以前强多了。)
今年26岁的方辉,是科右中旗吐列毛都镇哈日哈达嘎查的一个普通农民。(录音:过去买东西,不方便。买点儿啥?不方便。现在到这块儿,买啥?一块儿都能买了,不用走那么多路了。)
今年49岁的高桂英,是乌兰浩特市五一街林业社区的普通居民。(录音:现在买东西非常方便了,只要有钱,买啥有啥。比如说,以前买蕨菜啊,上山里去托人买来。现在买呢,你上那超市应有尽有,货物琳琅满目的,南方水果啥都上咱们这儿来了。)
超市下乡,山货进城,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兴安城乡融合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以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本流为标志的全盟第三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盟旅游局局长李俊彦(录音:兴安盟的旅游业,是20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说阿尔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的时候确定了“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旅游、观光和疗养度假,从哪个时候呢,全盟开始把旅游业做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到了21世纪之后,随着各项硬件条件的改善,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全盟接待旅游总人数1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2亿元。分别比2006年啊,增长了20%。全盟旅游从业人员总数达到了4万人。)
据盟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截止2007年末,全盟邮电通信各部门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5.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近128倍。
盟金融办主任张晓明(录音:2007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98085万元,比1978年增长257.1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81791万元,比1978年增长49.5倍。)
据盟统计局统计公报表明:2007年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813万元,比1978年的18298万元增长34.7倍。来源:兴安人民广播电台 作者:李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