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兴安盟代表团继续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柳秀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报告,也是一个增强信心、积极进取的报告。报告全篇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刚才听了兴安盟各位代表从兴安盟实际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所做的发言,很受启发和鼓舞。从经济工作的角度讲,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关于保增长,兴安盟经济总量并不大,应该说这几年在历届领导班子努力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是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总量和其他盟市相比还是比较小。对兴安盟而言,讲保还不够,在保的基础上要扩大增长。第二关于扩内需,一个是投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从全国来讲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是完全正确的。但兴安盟只有165万人的消费需求,跟全国13亿人比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收入也不高,消费需求的能力弱,靠消费去拉动经济的增长是不够的。从另一个方面看,就是兴安盟165万人的消费需求,拉动当地的产业不多,拉动的都是外国、全国其他地方的产业,真正拉动兴安盟产业的,还得靠投资需求拉动。这几年兴安盟抓投资需求、招商引资,特别是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是很大的,确实是抓在了点上,立足于扩大投资需求,方向是正确的。另外,调结构,无非就是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等,但是对兴安盟来讲,怎么调,兴安盟总量小,调来调去还是调不出大的总量来,还是发展不起来。所以现有的存量要调,主要是要通过新的产业发展来调结构,要按产业政策,按照本地的实际去调,通过发展调结构。总的来说,就是兴安盟要按照盟委、行署总体思路和部署,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鼓作气的干下去,兴安盟一定会发展起来,兴安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郭健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用数据和事实真实地反映了自治区一年来的发展成效,在大事多、难事多,经济发展起伏大、变化大的背景下,自治区审时度势,应对得当,措施得力,全区经济社会朝着预期目标发展,解决了许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09年工作部署切实可行,提出了八个方面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自治区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特别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方面的措施实实在在,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说明了自治区在把握大势、引领发展上更加清醒冷静,更加科学务实。2008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厅局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和特殊帮助下,兴安盟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变化和起色。今后兴安盟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公路、铁路、机场、口岸、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扭转“边缘化”趋势;二是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水资源、风力资源优势,重点抓好火电、风电建设,切实抓好乌兰浩特烟厂迁建扩能、乌钢200万吨技改扩能,做大工业总量;三是加大“三农三牧”投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和设施农牧业,加大农村牧区公共设施建设;四是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三禁、一保、一退、一转”等综合措施,推进阿尔山地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五是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六是狠抓民生薄弱环节,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张双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一个专题提出来。充分体现了对广大农牧民的关爱,特别是对平均收入在全区靠后的112万兴安盟农牧民来说,更是一件利好大事。兴安盟农牧民增收的潜力还是很大的,非农产品的加速发展将为农牧民增收拓宽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有很大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更大的余地。为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发展以农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既保证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又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对农牧业的科技投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农牧户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以科技带动经营性收入的提高;认真落实好惠民政策,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
张凤祥代表说,“三农三牧”问题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农牧民怎样致富,关键就在于农牧民素质的提高。就拿兴安盟来说,全盟112万农牧民中15-50岁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3年,还没有达到小学文化水平。农牧民获取生产经营方面信息,掌握种植、养殖新技术的能力弱;全盟农牧业科技人员只有120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293人,科技人员少,服务不到位。农牧业生产面临的现状,很难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势在必行。建议各级政府第一是把农牧民的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保证足额及时到位;第二是抓好培训项目实施,根据各地资源和产业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选好培训项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第三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送科技下乡、科技人员上门服务、网络媒体培训等多维一体的培训模式;第四是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曹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