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09内蒙古人大会议 > 会议动态 正文
包头市: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09-02-10 19:0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1月11日下午,包头市代表团分组审议了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2008年,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方面重创新,求实效,实现了良好开局。


  扈德斌代表说,大多数法律法规都规定有罚则,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对罚款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防止执法部门为谋取利益而罚款。


  杨泽繁代表说,建议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上多做努力,多组织一些人数少的专项视察或调研,避免出现为开会而搞得集中视察,影响效果;加大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监办力度。


  张伯群代表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来紧紧围绕自治区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特别是立法和监督工作更加关注民生,加大了工作力度,也取得重要进展,我对这个报告表示赞成。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对监督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注重跟踪问效,有始有终;二是立法、监督工作的有关材料要提前给常委会委员寄发,使委员有时间搞调研,提前了解情况,提高审议质量。


  张福宽代表说,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卜文厚代表说,建议审查预算时,应加大政府对农村道路修建、卫生、教育、金融等方面投入的审查力度。


  白渌水代表说,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的执法检查或调研。


  凌呼君代表说,建议在对预算审查时,为代表提供简明易懂的预算文本或对代表进行会前的培训,便于代表有针对性地审议意见。同时,要通过对预算审查监督,加大和保证预算安排对教育的投入,保持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


  李镇西代表说,2008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建议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对人才和干部、民族品牌创新的评价体系。


  孙献民代表说,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城市规划立法,加快网络监管立法进程。


  邬建刚代表说,2008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注重抓好前期调研和跟踪督查,监督实效明显增强。2009年工作安排围绕全区发展大局,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得力。


  陈树清代表说,建议人大常委会建立人大代表了解政府各项目标实施情况的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促进各项目标的落实。


  戈华代表说,建议关注农村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户口、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认真研究解决,这也是我们人大代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郭俊代表说,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全局工作,特别是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十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工作,以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加大对中央9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帮助、指导基层人大更好地贯彻好两个文件。


          张桂英代表说,2008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障和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下基层搞调研,使立法和监督等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在工作监督、执法检查等方面多搞上下联动,调动各级人大共同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加代表列席和公民旁听常委会的人数。
吴新力代表说,2008年,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实现了良好开局。特别是在代表工作方面,组织本级代表开展了多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视察等活动,提高了代表的素质,增强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建议在2009年的工作安排中,对于开展的代表视察活动作进一步的细化,建立定期与代表进行书面或电话、网络沟通等工作联系机制,为代表视察提供必要的帮助。

  张焰代表说,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城市供热管理进行立法,明确供热单位与用户双方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曹琳报道)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曹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