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元月28日,12岁的方汝虹正满面笑容带着全班同学朗诵着。
1995年10月,小汝虹降生安陆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患有先天性的唇腭裂,那张“豁嘴”让一家人如入冰窖。
去年底,在当地民政部门帮助下,她的“豁嘴”很快得到了矫治。“沧海百年,民生不息”。逝去的2006年,荆楚大地绽放着无数像小汝虹般幸福的笑靥……
这饱含着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沉甸甸的关爱,更折射出以人为本施政理念的熠熠光辉。“我们在制定政策、方针时,一定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决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服务!要多想想‘你是谁,为了谁’……”2005年初,省委书记俞正声给省直机关厅级干部语重心长的告诫,言犹在耳,发人深省。
民生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省委省政府倾注真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50岁的孝昌县下岗失业人员陈水清,去年获得当地再就业明星。在他身后,是去年7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军,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坐标。
今年“两会”上,罗清泉省长又掷地有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鳏寡孤独皆有养。”元月26日,记者在麻城市宋埠镇农村福利院,耳闻目睹了“五保”老人的幸福时光———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庭院整阔,菜圃青青……置身田园美景,老人们或摘菜、喂鱼,或晒太阳、看电视、下棋玩牌……好不惬意!
省民政厅厅长谢松保说,在全省,像这样在福利院享受晚年生活的“五保”老人已达16.1万人。其中,1000多对老人还结了婚,享受起甜蜜幸福的“黄昏恋曲”。“今年能过好年啦!”日前,麻城市骑路铺村48岁的特困户徐新建从当地民政工作人员手中接过5斤鱼、5斤肉、5斤油,激动得流下热泪。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特困户救助制度。去年全省筹集资金1.3亿元,对110万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定量救助,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0.4元。今年,还将在全省农村广泛推行农村低保。“我再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了!”竹溪县鄂坪乡中学四(2)班学生张淳腼腆地说。这位不幸的孤儿,母亲病逝,父亲残疾。因交不起学费几度面临辍学。去年,全省151万农村孩子像他一样免交了学费。从今年春季开始,他们还将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点。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努力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在红安县七里坪村,陈桂英老婆婆对家里的自来水赞不绝口。她家以前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现在通上了自来水,洗衣洗菜做饭都方便多了。
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来,都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列进了“八件实事”和“十件实事”。全省“十一五”的总体规划是解决1609.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省政府将安排2.1亿元资金,解决300万人的吃水难。“过去出门穿雨鞋,如今出门穿绣花鞋!”新洲区高山村60岁的李太婆由衷地感叹。为解决农民出行难,去年全省新增通村水泥(沥青)路2.3万公里,解决了5155个村不通水泥(沥青)路问题。今年将继续新建通村水泥(沥青)路1.2万公里。惠风化雨,润物无声。省委、省政府系列惠民举措,使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吃水难”等生产生活难题逐步得到缓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连日来,记者行走荆楚大地,眼前是一幅幅和谐的人间画卷:一间间为困难群众遮挡风雨的新房落成,一条条水泥路直通乡村,久盼的清泉流入千家万户……(完)(记者陶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