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亮剑”——独家专访解放军253医院院长额尔敦
内蒙古新闻网  09-03-19 12:1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优秀的军人能准确及时的抓住战场出现的战机进行作战。在战争中,时间和战机决定着战役的成败。优秀的军人应该逢敌必亮剑!

  “神奇”、“跨越式”、“高效”这些鲜活的字眼已经成了253医院的代名词,253医院的改变不禁令人惊叹。然而,走近院长额尔敦,走近这所红军医院,额尔敦的代名词让记者找到了答案。

  “项目式管理”、“扁平化管理”、“绩效管理”。这些新奇的字眼在额尔敦的改革中异常活跃。难怪一位采访过额尔敦的记者说:“一个部队医院,用的却是美国的管理手段,这确实很让人新奇,我听的都有些入迷!”

  2008年8月,253医院整体规划蓝图形成,25层、8万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将在2009年春天破土动工。

  “蓝图是画出来的,我们还要将它一项一项干出来。”额尔敦对医院的发展信心十足。

  智者额尔敦

  额尔敦是253医院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医院改革的开拓者,改革旋风蔓延。有人称他为,“急性子院长”、“拼命三郎”。记者带着一连串的好奇,走近了253医院院长额尔敦。

  “汉语不太流利,却能言善辩,蒙古人的豪放,却待人接物随和,工作上很苛刻,善于批判更善于学习。”他就是“拼命三郎”——智者额尔敦。在253医院,额尔敦永远有着超常的兴趣和干劲。

  额尔敦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1982年考入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工作,四年后他考上内蒙古大学的研究生。

  之后,他自荐来到253医院免疫检测中心搞起了研究。勤奋好学的额尔敦在几年内就确立了颇有份量的研究项目,也渐渐引起了北京军区卫生部首长的注意。1997年,在经历反复实验后,他的研究课题“γ-干扰素免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终于有了预期的结果,并受到全军的关注,经过权威专家的鉴定,在国内外有四项创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000年9月,该课题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253医院首次获此殊荣。2001年8月,额尔敦被公派去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分子生物学哥兰特·默克尔教授实验室,负责进行“构建破伤风C片段基因卡介苗”的合作研究。

  2003年初,额尔敦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祖国发生非典疫情,他谢决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虽然,额尔敦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但工作丝毫不敢懈怠,国内医疗、科研、管理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时刻冲击着他,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改革的紧迫感在他心中萌生。

  之后,他带领团队连克技术难题,一年内免疫中心荣立集体三等功,他自己荣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并成为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这时的额尔敦似乎已经感觉到,在医院实行改革的责任正在向他迫近。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

  2005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医院破天荒地搞起了副院长竞选,额尔敦以高票(全票)当选为253医院历史第一任民选副院长。

  改革旋风

  然而,额尔敦上任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做一项“实验”,不过地点不在实验室,而是在办公室,一项对253医院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工程——全成本核算绩效管理就此上马,二五三医院的改革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额尔敦担任副院长半年后,他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二五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绩效管理方案(试行)》。

  2006年末,全成本核算绩效管理全面推开,在分配上,实行以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绩效挂钩制,使每一医护人员的业绩十分清晰地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论功行赏,奖优罚劣;在用人上,不搞论资排辈,量才适用;在资源配置上,大胆引进外面的人才,利用包括财力、人力在内的社会资源来加快医院的发展。

  额尔敦的治院方略很特别,他对记者如实说:“不是医院救病人,而是病人救医院”,“今天的苦心经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为了今天的生存;搞好科研,使医院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是为了短期内明天的市场;而加强我们的教育,规范一切医疗程序,才能真正占领后天的市场”。

  2007年4月,额尔敦出任253医院院长。对于额尔敦来说,在医院实行改革是机遇,这个机遇对于253医院,对于额尔敦本人同样难得。在改革这件事上,额尔敦没有把自己当成领导,在考查绩效管理方案的时期,他先后召开了7次征求意见会,8次常委会,形成了77页的绩效管理办法;不用其他人引荐,自已打电话或登门向兄弟医院院长求教,很多院长都被他的执着所打动,纷纷为他支招。

  之后,他大胆启用新人,在全院实施科主任竞聘上岗,20名有技术、有思路的年轻业务骨干脱颖而出,走上了科室领导岗位,还聘用了128名应届毕业生和部分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人才断层断茬的问题,还增强医院学科建设活力。

  同时,聘请了北京、内蒙古医院等医院的客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来医院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会诊,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全院整体医疗质量。

  另外,医院还承担了内蒙古医学院、包头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见习实习生不但掌握到了实际操作,而且还弥补了医院用人短缺,对不断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8月,253医院将原机关楼整修一新,成立了妇产科微创生殖医学诊疗中心和整形美容皮肤泌尿中心。拥有一流的设备,引进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两个中心的收益已经在以两倍、四倍的速度递增。

  毋庸质疑,改革举措已经显现出事半功倍的成效。改革前,253门诊大厅冷冷清清,每天的门诊量只有四五百人,现在,挂号三个窗口排队。

  改革前医疗事故时有发生,现在,医疗纠纷投诉明显下来了,基础医疗上来了。额尔敦说:“我们现在没有一分钱的医疗事故赔款,我们的技术层面是过关的,老百姓就医可以得到保障的。”

  据了解,253医院发展增长速度在北京军区内名列前茅,综合排名3年内跃升11位。    

  创新理念助推医院发展

  其实,反观253医院也存在基础设备落后,诊疗条件相对较差,学科技术薄弱的现象。在额尔敦上任后,新一届领导班子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了解市场所需,以市场为导向,寻求新途径、拓展新领域,坚持医疗卫生工作,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让253医院驶进了飞跃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理念作为指导,医院的服务水平就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额尔敦深知这个道理,在几年的发展中,253医院紧紧把握医疗市场的脉搏,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救治为主的医疗卫生方针,更新服务理念,一切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服务。

  从追求“诚信品牌服务,社会效益第一”到提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超值服务,让每一位患者带着感谢离开医院”的最高标准,这也成为253医院摆脱旧的困境,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指导理念。

  目前,253医院超额实现了1年业务量增加2倍的目标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上医院提出了“利用3-5年时间,把医院建成社会公认并且高度信赖的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训练、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在采访中,额尔敦向记者透露,医院已经提出挖掘“红军医院”传统优势的目标,力图打造文化氛围厚重的红军医院,并且已经踏上实现“五年发展规划”的征程。

  “让走进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都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是253医院永远奋斗的目标,也是红军医院的责任!”额尔敦意味深长地说。

  强基础医院持续发展

  为了给患者就医创造一个宽松、优美、舒适的环境,253医院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医院科学发展的第一步。一年来,该院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对用房进行了装修和改造,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维修与更新。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购进了一大批先进的大型设备,大大提高了辅助检查的诊疗水平,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要想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才这一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额尔敦对记者说。为此,253医院在额尔敦的领导下,做了全面科学的发展工作。

  一方面,额尔敦遵守“一切出发点服务于医院发展大局,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市场营销理念指导工作创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以行风建设促发展。

  另一方面,医院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提出了衡量一个干部好坏的最直接标准是,是否为医院的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加大中层干部的培训力度,让中层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额尔敦院长解释说:“我的尺度是绝不任人唯亲,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利于医院发展、学科发展,我们就要破格任用,如果不利于医院发展,我们坚决不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启用了一部分人,其中也有不同意我想法的人,也有我‘死对头’的人,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医院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有了提高。”额尔敦笑说。

  2007年11月,23名科室副主任竞争上岗,一批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被委以重任,当年12月,年终总结会上,医院拿出40万元奖励在绩效管理、教学科研上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去年给优秀科室个人奖励了两台轿车,今年还要加大奖惩制度。”额尔敦称他的改革举措为“2008版本”。

  此外,253医院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2007年至今的一年多中,253医院投入数十万元,先后选派数十人到区内外权威部门举办的医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短期培训班接受了培训,让多名各科业务骨干到知名医院进行进修深造,由“走出去取经”的人把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新项目、管理学新理念、市场营销的新做法引入到医院,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增加后劲。

  抓行风推动医院发展

  额尔敦院长表示,行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本,行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它涉及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为此,253医院始终坚持“以行风促发展”的办院思想,多措并举,狠抓行风建设。

  针对当前收“红包”这一现象,该院开展了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加大查处力度,推行一次违纪待岗制,实行重奖重罚制度。由于无“红包”活动措施的严格有力,253医院涌现出了一大批拒收 “红包”的典型,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同时,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医院设立了严格的惩罚制度,身为院长的额尔敦亲力亲为,对医院的科室进行重点抽查和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作风。

  “以前有迟到早退的,最多罚款几百元,现在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主要科室负责人一次罚款3000元,通过这些举措,有效的遏制了工作散漫、不踏实的问题。”额尔敦严肃地说。

  在253医院很多人的眼中,额尔敦查房非常严格,很多时候是凌晨3点以后,护士都遇到过他的巡检。大家一看院长都在这么做,都不敢在有半点马虎。

  “如果哪个医生出了差错,不管你资格多老,他一概是拉下脸来狠批。”有护士悄悄告诉记者说。

  如今,不利于医院发展的行为已成为253医院的“高压线”。在2008年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中,253医院受到北京军区的好评,并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物价局刚结束的物价检查中,评价253医院收费最规范合理。   

  2008年2月,对外出租了十年的饭店“千鹤楼”提前收回,医院支付违约金50万,没有人反对,6个月后,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烧伤整形大楼呈现在大家面前,扩充床位110张。与此同时,拥有8000万元国际顶尖放射诊疗设备的肿瘤中心在烧伤科原址筹建。之后,医院外2000平米的出租门脸房全部清空,一座自治区一流的数字化口腔科建成。

  顾大局支持驻地发展

  额尔敦始终把医院当作平台,在祖国的国防医疗卫生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经常说:“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是祖国和军队培养了我,我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来回报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厚爱。”

  额尔敦一直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对医院和部队始终怀着顾全大局的服务意识。因此,额尔敦上任后接上届班子对“锅连坑”工作重点从防护措施、医疗救治、优生优育等方面进行帮扶,积极改造“锅连炕”。

  两年来,医院为盛乐镇99个自然村882个农户家安装了防护栏,救治50多名烧烫伤患儿,为特困家庭减免医药费近10万元,农牧民称赞他们是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在额尔敦的倡导下,医院为驻地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两年来,他先后组织和带领全院官兵参加驻地“构筑生态防线、营造绿色屏障”,为改变驻地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7月8日和8月30日,举世瞩目的奥运火炬和残奥火炬在呼和浩特市传递,他两次派医疗分队到现场进行医疗保障,受到军区和自治区领导的好评。

  据了解,从神舟一号起,253医院就承担主着陆场搜救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会大大增加患病的危险,高压氧仓是治疗高空减压病的首选设备,253医院党委坚决做出了投资300万元自行购进的决定。

  据了解,今年南方遭受雨雪、四川汶川地震,额尔敦组织官兵向地震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的捐献活动,在他的倡导下,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共向四川灾区捐款、交纳特殊党费共计24.1万元,捐助防寒衣物200余件。 

  自2007年4月任第253医院院长以来,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事业中,被驻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誉为“爱心院长”。

  新世纪新阶段的医院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医院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健康的需要,离开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离开了广大人民的健康,来讲医院的所谓发展就失去了意义。”额尔敦说。

  额尔敦认为,绩效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为建设能够满足广大群众需要的现代化医院提供了理论遵循。

  今年,253医院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部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落实党中央、胡主席“服务人民”重要指示的新举措。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院长额尔敦接到上级通知,今年给253医院荣立集体三等功。(记者 梅刚 通讯员 格日乐)

稿源:  编辑: 安华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