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 > 聚焦两会 正文
人大代表张全收批评农民工培训与需求不对路
内蒙古新闻网  09-03-09 15:38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两会前调研农民工培训问题,发现有的地方政府组织的电脑培训班用的还是386电脑。农民工辛辛苦苦学3个月,除了学会打字,根本达不到上岗要求。这不是在忽悠农民吗?”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接受采访时讲的这件事引人深思。

  针对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但不少地方的培训是“政府热、农民工冷”,有些免费培训项目,政府给交通补贴,农民也不参加,原因是培训与需求不对路,学了也没用。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收曾将上万名农民工送到沿海打工,被农民称为“贴心大哥”。他说:“我问过上千个农民工是否接受过技能培训,他们都摇头。原因是,当地政府把法律知识、计生知识培训也算上了技能培训。对这样的培训,他们没兴趣。”

  其实,农民工们不是对培训不感兴趣,而是对不实用的培训没兴趣。就业形势严峻,赋闲的农民工都想多学点手艺,以便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胜出。但许多地方的农民工技能培训还停留在简单的文化知识、法律常识方面,常常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培训内容没有市场竞争力,自然门庭冷落。与此同时,有些市场化的民办技校虽学费不菲却门庭若市。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的一大机遇是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更是为了长远发展。386电脑培训式做法,不仅是忽悠农民工,也会损害长远发展。记者刘健、朱薇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魏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