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我们将带领中国网的网友走进的这座城市是齐齐哈尔。齐齐哈尔这个名字美丽而和独特,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仙鹤飞翔的故乡”,又称“鹤乡”。作为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这里生活着满族、达吾尔、蒙古族等很多的少数民族同胞。目前,它正在为创建最宜居的城市而不断努力。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的嘉宾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市长刘刚先生。刘市长您好。
[刘刚]:
你好。
[中国网]:
非常欢迎您来到中国网做客。刚才我向大家这样介绍齐齐哈尔,介绍的方式和内容准确吗?
[刘刚]:
非常准确,而且抓住了齐齐哈尔最重要的特点。
[中国网]:
像齐齐哈尔这么美丽的城市,作为市长的您是怎么介绍它的,您觉得它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刘刚]:
我是齐齐哈尔的市长,我也是齐齐哈尔的市民,我为能够在这里生活感到很骄傲、自豪、幸运。齐齐哈尔通常说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有时我们也说它是东北地区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它排在第七。这个曾经也有人有过争议,比如在黑龙江,如果按照经济总量算,最大的是哈尔滨,其次是大庆。按照人口来算,最大的是哈尔滨,其次是我们和绥化市。但是按照百万总量人口以上,特别是城市,我们的城市是143万,总人口是567.8万。按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在黑龙江它确实排在第二。
[刘刚]:
齐齐哈尔最有特色的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它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在齐齐哈尔有全国著名的一重集团,这个工厂有我国最大的万吨水压机,专门生产核电设备。现在国家投资40亿元,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铸锻钢基地,它建成以后一年的加工总量是25万吨。原来韩国斗山是世界第一,是15万吨,这是装备工业基地。
[刘刚]:
第二个特点,我们是大农业,就是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的粮食产量已经稳定的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全国的粮食总产是1万亿斤左右,我们占全国粮食总产的百分之一,就是全国每生产100斤的粮食,就有1斤是齐齐哈尔的。去年,它在历史上达到最高产量,是153.9亿斤。我们每年有丰富的牛奶资源、肉类,也是绿色食品之都。因为我们有一条嫩江,水量充沛,没有污染。我们的空气一年365天有346天是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天气。因为我是从北京去的,我可以很骄傲的告诉你,到了夏季你躺在齐齐哈尔的大地上,看着黑黝黝的天空能看到满天的星斗,非常美丽,空气质量非常好。还有一望无际的沃野、黑土地,所以它是绿色食品之都。绿色食品占到粮食总产的12亿多斤,将近十分之一是绿色食品,是没有污染的。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刘刚]:
第三个特点,它是一个生态旅游的胜地。就像您刚才说,它有最有名的丹顶鹤,也叫仙鹤。据说现在全世界生存的丹顶鹤是1000多只,有的说1500多只,有的说1200多只,在中国有500多只,主要生活在我们的扎龙湿地,其中有200多只是人工饲养的,冬天你到扎龙,还能看见成群的丹顶鹤。还有200多只是野生的,因为丹顶鹤要吃小鱼,到了冬季,一结冰它就飞到南方活动,主要在江苏的盐城一带,所以这里生态旅游最有名的就是丹顶鹤。当然还有嫩江、绿色食品、森林,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
[刘刚]:
第四个特点,它是历史文化名城。说近一点,东北最早的很有名的是黑龙江将军府,它就在齐齐哈尔,这个将军府到现在已经有了300年的历史。历史上无论是抗击外敌入侵,它都是一个前哨,近代最有名的是打响武装抗战第一枪的是在齐齐哈尔的江桥。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讲话里也提到了这件事情。其他的的更多了,比如在一五期间,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齐齐哈尔有4项,其中涉及到工业的就有3项,所以它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有很多。比如齐齐哈尔现在有全中国最早的中央政府拨款建的龙沙公园,1907年建立的,建园之初就明确它不是一个官宦人员的私家园林,而是面向公众的园林。另外,还有东北地区,也是黑龙江最早的图书馆,现在有很多非常珍贵的藏书。
[刘刚]:
另外,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讲,它还是一个有143万人口的城市,是一个大城市。可能你们都知道,一个城市人口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量,对整个拉动经济的消费和拉动经济发展是比较困难的,超过100万人口,在我国通常叫做是特大城市,对发展经贸有非常好的消费群体。所以我觉得,大概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把齐齐哈尔比较鲜明的特点勾画出来,没有去的人一想就知道是什么样的。
[中国网]:
您通过人口、地理位置和经济方面的介绍,让很多中国网的网友对齐齐哈尔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入。我们知道您是人大代表,作为齐齐哈尔的父母官,您今年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两会上您会关注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刘刚]:
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每次来开全国的两会,我们都准备一些议案,就是有哪些事情希望在会上引起中央的重视,还有人民代表最重要的是向国家提出法定的修订议案。齐齐哈尔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一共有8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议案。作为市长,我们关心的事情很多,去年我在两会上提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次比较集中的是希望解决扎龙湿地问题。
[刘刚]:
去年我们郑重的向人大提出来,希望把丹顶鹤确立为国鸟。因为按照西方的惯例,每个国家都有国花、国树、国鸟,去年我们正式向人大提出了这个议案,我很高兴的告诉你,后来全国人大把它转到国务院,国务院又把它转到有关部门。去年,我们非常高兴的接到了国家林业局给我们的答复,就是我们作为人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且它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鸟,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正常程序,已经报请全国人大,因为这个需要全国人大批准。这件事情对我们是一个莫大的鼓舞。因为丹顶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它的身上,比如很多动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而丹顶鹤到现在还没有。
[刘刚]:
对年轻人来讲,说它是爱情的象征,忠贞不渝,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如果另外一个配偶发生了不幸,剩下的这只是终身不再寻找别的配偶的,所以它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另外,它是长寿的象征。比如过去的松鹤延年,鹤指的就是丹顶鹤。另外,它还是吉祥之鸟。过去在清代的官服上都要绣上补子,文官最高的一品大员绣的就是丹顶鹤。人们对它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它又是一个吉祥的象征,如果一个家里挂了一幅丹顶鹤,那里非常喜庆的。
[刘刚]:
所以我觉得这种认可是有道理的,它确实充分考虑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因为国鸟是中国人所期望的吉祥的象征,所以我认为有关部门的选择是正确的。有一些人提出来是不是要听一些专家的意见,我想当然要听专家的意见,但是丹顶鹤归根到底对一个国鸟、国花、国树的选择,最大和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是一种文化认可。所以我认为国家林业局能够通过这个方式来告诉我们,我们非常的高兴。
[刘刚]:
我们今年提出的问题是,丹顶鹤主要栖息在齐齐哈尔的扎龙湿地,有21万公顷,比香港都大。湿地需要大量的补水,我们去年曾经提出来,要给湿地补水,引起了国家和省里面的重视。我可以非常荣幸的告诉你,在这个补水的资金和资助上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因为湿地上还住了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在里面长期的生活,对湿地的影响,对鸟类的影响,对沼泽的影响都是不好的,所以这次我们提出的议案是把这部分人迁出来。过去算了一下,一个人需要1万多元,但是有关部门说一个人只给补5000,实在不行。现在的成本已经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希望国家能不能下决心拿出一部分钱,让这些人从湿地里搬出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湿地的养护问题。这是我们齐齐哈尔代表提的意见,不光是我自己的。
[刘刚]: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对这个会议有什么期望。我是一个市民,是一个市长,但我也是一个人大代表,我在来之前和市民、干部和群众都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应该说齐齐哈尔的干部群众和广大市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次的两会寄予了很高的关注、关心和期望,期望的是在国际金融大背景下,我们到底怎么看国际形势。
第二,去年一年以来,上次人代会到今年一年的时间里,中央和国家都做了哪些工作,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也很关注。
[刘刚]:
第三,在现在大的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能不能跨过这个坎儿,我们怎么跨过去。这是三个问题,第一怎么看国外形势,第二怎么看国内形势,第三我们怎么渡过这个难关。我是带着这三个问题来参加人代会的。
在人代会期间,胡总书记在干部会上有一个重要的讲话,深刻剖析了国际形势,把今天的国际形势说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晰。听了温家宝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对党中央、国务院在去年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这些举措产生的一系列效果,我们感到很高兴。最后,特别是温家宝同志提出来今年工作的四个原则和七个方面,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今后一年甚至相当长的时间里,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更加充满了信心。我认为这三个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刘刚]:
第三个方面,你说的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有一个细节和你说一下,今年的两会和往年不一样,我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往年的政协会议也好,人大会也好,开幕式都是全体起立奏国歌,今年是全体起立唱国歌。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次还给每个代表发了国歌的歌词,国歌中有两句话是令人感受深刻的,一个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甚至当年在研究《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的时候,当年的许多代表曾经提出来,这是当时抗战时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那么新中国成立了,是不是就没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时的很多代表,甚至是中央领导同志都说这句话还是有用的,今后依然有用,因为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没有危险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会有的危险。有了这句话,就会永远的警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职责。所以我从小到现在,每次唱到这句歌词的时候,心底永远升起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刘刚]:
第二句话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也就是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是需要万众一心的。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一字之差,在人民大会堂所有的代表都在高歌,我相信他们的心情应该是和我一样的。我们现在不是到了亡党亡国的时刻,但是面对这么大的冲击,我们很难说它会发展成什么程度,我们应该有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要向最好的冲击。我们高唱着国歌,我们是信心倍增。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在历史上50、60年代也好,碰到过很多坎坷,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度过了这些困难。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我们的经济实力比过去好多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悲观,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渡过这场难关。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刘刚]:
特别是总理在讲到我们的信心和力量从哪里来,他说了八个“来自”,我非常赞成。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去年一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党中央驾驭国际、国内大的形势,率领全国、全军和各族人民前进的举措得是非常正确的。再一个来自就是来自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拥护、信赖和支持。我相信只有我们万众一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肯定会渡过难关的。所以这一个字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中国网]:
您刚才生动的讲述也让我们感触非常深,能够感受到那种众志成城。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提的最多的词包括危机,就是在危中寻机。很多政府和企业可以借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把它当成一种机会。那么现在齐齐哈尔的产业情况怎么样,面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要作出一些调整?
[刘刚]:
齐齐哈尔是一个装备工业基地,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应该说在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情况以来,东北在90年代末期非常困难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我那个时候也经常到东北来,我一直在政研室工作,我是07年调到齐齐哈尔工作。应该说党的十六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已经收到了非常大的成效,已经发生了很大大变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重要的工业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因为这个调整产业结构不是现在提出的,已经提出若干年了。尽管当时很困难,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很关注,而且在资金、技术、人才都给了很多政策,应该说结构调整进入了全新的时期。
[刘刚]:
现在怎么调整?我感觉还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过去我们总是说要发展高新技术,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是过去常说的说法。我们现在感觉到,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向高端产品发展,而不是简单的低附加值产品。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一重、两大机床,还有齐齐哈尔车辆厂,现在叫齐车集团,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在新技术的开发上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且有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国际上都是排头兵,这个我可以很高兴的说。
[刘刚]:
但是我们也在考虑,毕竟这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毕竟有100多万人口,我们有很多人要就业,都做高精尖的,往往技术含量比较高,用的人也少。但是用的人少,剩下的人怎么就业。所以一方面要把技术产品开发出来,国际上要有竞争力;同时,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它太落后不行,因为我也要考虑吸纳劳动力就业。现在看来是对的,如果没有这些,这一大批人就没有办法解决了。所以我们是两条腿走路。
[刘刚]:
在农业方面,现在齐齐哈尔是一个农业大市,一年提供这么多的粮食,而且我的商品粮占得比重非常大。过去我们只是生产粮食,现在我们提出来如何把粮食加工出来,变成品质最好的,一个是食品,另外能不能变成工业品、药品、生物用品,它的附加值要高得的多。这方面我们做的工作很多,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努力。
[刘刚]:
我在北京参加两会,我曾经组织干部到合肥考察,合肥有个工业大学,下面有一个食品研究所,它对食品方面的开发是有很多创造性的东西。比如说马铃薯,就是土豆。塑料袋不可以降解,所以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说取消塑料袋,都变成纸袋。合肥工业大学可以把马铃薯加工成塑料袋,这样就可以降解。我们现在就在研究能不能把国内这么好的企业和项目的发明创作搬到齐齐哈尔,这样可以减轻运输的压力和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中国网]:
您说的非常的精彩,我也在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现在大家提的最多的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刚才您说齐齐哈尔的人口有143万,在拉动内需方面有它的优势,除此之外,在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方面还有哪些优势?
[刘刚]:
扩大内需的工作有很多。首先,齐齐哈尔是一个老工业城市,这些年,特别是50、60年代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前不久我们请中央电视台合作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做《鹤舞北江》,那里有一大批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再现了当年齐齐哈尔辉煌的岁月。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曾经它处于发展不是很好的时期,也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当时有一些工厂完全停工,工厂的玻璃都没有了,厂区里面长草,大批的工人下岗,很困难。
[刘刚]:
应该说,现在齐齐哈尔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一大批新的建筑起来了,有些老工厂恢复开工,走向了蓬勃发展的轨道,但是历史欠帐还很多。比如说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老百姓的生活方面。比如齐齐哈尔现在还有700万平米的棚户区,棚户区就是说平房,但是它的基础条件很差,房间里面没有厕所,要去外面的公厕。因为我是东北长大的,我是工人子弟,门口的路和窗台是一样高的,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一家几代人住在一个房子里面。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刘刚]:
另外,齐齐哈尔在以前没有一寸高速公路,各方面历史欠债很多。拉动内需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在工业上要上新的高新技术,包括一些老工厂进行增产扩能的改造,这些可以通过投入和技术创新可以拉动消费,拉动建材、工业方面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城市的改造,基础设施的改造,特别是棚户区的改造,解决民生问题,然后创造就业机会,也是可以拉动内需,它的内需也是很大的,投入也是很大的。因为老百姓也是往里投钱的,他在一定的面积之外,他自己要花一部分钱,这样就可以把消费刺激起来。另外,农村的泥草房也是一样,有的是一户给5000,有的是一户一万,我不是给钱,而是给一些建材。农民最大的事情是要盖房子,齐齐哈尔也好,黑龙江也好,相当一部分农民住的是泥草房,泥草房就是墙是土坯的,盖是草的,因为他们很困难。那么他要改造就要花钱,政府帮助一些,他自己投一部分,就能把房子盖起来。这个都可以拉动钢材和建材的生产。
[刘刚]:
另外,齐齐哈尔今年要建5条高速公路,就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齐齐哈尔境内建立5条高速公路。以前有的是一级路,现在封闭了,现在就是高速公路。另外还要建一条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客运专线,这条线一旦建成,现在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最快的动车组是2个半小时,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就是1个小时,而哈尔滨是3个小时到大连,这样我以后从齐齐哈尔出来,经过哈尔滨到大连就4个小时。
我这次回来还问了铁道部的朋友,他说正在修,以后从北京到沈阳大概就2个多小时,从北京到齐齐哈尔大概也就4、5个小时。这条铁路的投资是300亿,整个黑龙江高速公路投资是900多亿,这都是投资量很大的,它可以拉动整个建材市场、钢铁市场的生产,拉动力很大。同时,可以拉动就业。去年,我们改造了50万平米棚户区,拉动就业是10万人。今年我们要扩大到120万到150万,就是棚户区建设的面积,估计拉动就业的人还可以翻一倍。
[中国网]:
您还说过今年齐齐哈尔市将重点推出90个大项目,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情况?
[刘刚]:
90个大项目有工业、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比如说今年铸锻钢基地要完全建成,还有全国一、二机床厂,就是国内最大的生产高档数控机床的,他们现在的投资是15个亿,要建一个铸锻造基地,就是给齐齐哈尔的几个大企业生产的配套的铸锻件,主要是生铁方面的件。
另外就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的建设。我们还有棚户区改造的建设,市中心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劳动湖,为什么叫劳动湖?这是在50年代全市人民义务劳动,把原来淤塞的水塘建通,叫做劳动湖。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劳动湖原来到夏天水质有一些变化,我们要开一条新河把水直接引导嫩江,通过水的流通,把基础设施和环境加以改善,这些都有好多的投入在里面。
[刘刚]:
我们大概算一下,大的项目是90项,总投入是700多亿,这里有一部分是中央的,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筹资的。我相信这90个项目落地、生根,逐渐建成以后,齐齐哈尔的面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飞鹤乳业生产的万头牧场,现代化的牧场,这样的工业、农业很多,都有。这都是去年一年全市上下动员大家一起努力争取的。
[中国网]:
在经济方面投入的力度很大。另外一方面,我们想请您介绍一下,在民生方面做了哪些措施,有哪些保障?
[刘刚]:
齐齐哈尔说到民生比较复杂。齐齐哈尔是一个老城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民生有几个方面,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去年解决的比较好,但是现在全市面临着就业,或者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口还有15万人,其中12万人是40、50人员,非常困难,就是女同志到了40岁、男同志50岁以上的没有工作的,有的是下岗的。其中还有9800多人是大学生,历年积累的毕业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还有1万7千多人是中专生,都要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民生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
[刘刚]:
另外就是社会保障方面。比如说我们通常说是五险,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等,我们去年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齐齐哈尔可以这么说,医疗保险方面,农村是农村合作医疗,去年的参合率在农村是93%,城市职工参保率是99%,市民达到了86%。今年职工这块的医疗保险要达到百分之百,居民要达到96%。其他像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都达到百分之百,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国家和省里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确保比较贫困的群众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照顾。当然,按照他本人的要求,包括我们的要求,应该更好一些,但是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把这部分群体照顾好,一个是就业,一个是事业保障。
[刘刚]:
民生方面还有很多。去年齐齐哈尔在民生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棚户区改造。去年棚户区改造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点工程,是省长提出的,是非常符合民心的,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一大批困难职工住宅的问题。因为我的老家在辽宁本溪,当地群众的生活非常的差。去年,我们结合省里的任务,自己下决心,实现了拆迁43万平米,新建了50万平米,盖了100栋楼,解决了6800多人的住房问题。这是有关部门给我们的评价,叫做“动手最早”。
因为去年在两会之前,在春节之前我们就到棚户区就考察,研究这个问题。规模最大,去年建成50万平米,100栋楼,解决6800多户人的住房问题。质量最好,去年齐齐哈尔的好多群众都知道,我白天工作很忙,但是每天下班之后,只要我在齐齐哈尔,都要在所有的棚户区建设现场看一看,所以很多市民认识我。施工队一看市长来说,负责人都到现场,有的时候晚上十点多下班,我们就强调给老百姓改造棚户区是一件好事,我们必须把好事办好,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更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我们严惩不贷。另外,这些干部和施工队的亲戚也是棚户区改造的,所以他们也很关注。还有一些棚户区的老百姓就到现场看,他们就可以批评说你哪里建的不好。
[中国网]:
因为是在建他自己的家。
[刘刚]:
所以他们非常的重视。这是三个特点,动手最早、面积最大、质量最好,最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现零上访,这是市里一个有名的律师告诉我的,原来我不知道。因为一涉及到城市动迁,就引起群体的上访,大家有很多的意见。所以去年也是一个笑话,市里的好多律师事务所都招兵买马,觉得这么大一个量,肯定有很多的官司要打,但是他们既感到高兴,也感到失望。去年齐齐哈尔的律师所没有一个是因为棚户区改造而引起的官司。为什么没有?就是我们第一线的同志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耐心的、以人为本的工作。
[刘刚]:
我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在路的中间有一个房子,所有都弄好了,他就是不搬,然后他们就去看,去观察,看进出房子有什么人,最后他发现有这个人经常去,侧面一打听,这个人是被拆迁户的亲戚。然后他就问他,谁和他关系最好,谁曾经帮助过他,他不搬迁的问题在哪里?比如他是做手艺活的人,他是专门做铁皮活的,他说如果我搬走了,将来别人找不着我干活,我的生计会有问题。然后我们的建设局长就去找所有委托他干活的企业,来给他做工作,说你放心,你不管搬在哪里,我的活还找你干。所以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
[刘刚]:
比如我们在动迁的过程中,有的是孩子上学,如果搬到新的学校,有的学校收费可能高,涉及到择校,涉及到换了一个地方不熟悉,或者进学校不好进,凡是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大家都积极配合,帮助你解决工作、生活、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包括就业等实际问题。所以让被拆迁的,原来有抵触心理的人都非常愉快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但是他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中国网]:
政府让居民吃了一个定心丸。
[刘刚]:
比如原来我在这儿摆摊,你给我换地方了我怎么办,那么就会在新的地方给他选地方,帮助他弄好,给他解决生计问题,所以这些人都非常愉快的配合了政府的工作,实际上也是配合了广大被拆迁户的工作。
另一个方面,我们提出几个理念。因为棚户区改造需要3、5年的功夫,大量的人还在现在的棚户区生活,我们提出来他虽然在棚户区生活,但是政府必须把他们现在棚户区里面的道路做好,把他的公厕配齐,没有路灯的必须把路灯配好。虽然现在不能进新楼,但是我的生活条件要有所改善,因为毕竟要生活两、三年,所以他们很愉快。
[刘刚]:
另外,我们还提出新的小区建设的理念,就是我的收入低,不能住大房子,但是我的外面环境不能比商品房的环境差。也就是说,棚户区回迁房的建设也是漂亮的,色彩很艳丽,而且外面的空间很大,里面做好绿化,商品服务业也要跟上。换句话说,我的收入可以是低的,但是我的尊严是不能受到影响的而且棚户区就是按照这个风格建的。
春节之前,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同志到齐齐哈尔去,考察了我们棚户区的建设情况,他事先没有打招呼。去了以后就要看,我们带他看了,他看了以后很满意,我们的群众也很高兴。所以我说,这都是和民生有关的问题。还有像医疗方面,像就业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工作。我是一个市长,但首先是一个市民,我在没有当市长以前和大家一样,我也有这些问题,我有责任和义务解决市民的问题。
[中国网]:
在您的眼中,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标准是什么?
[刘刚]: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城市很多,因为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南北、东西的发展差距很大。我原来在北京工作,应该说全国除了西藏以外都跑遍了,很多城市都去过。城市风格不大一样,气候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衡量一个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最好,我作为一个市民,我觉得应该有几条应该是遵循的。
第一,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天应该是蓝的,空气应该是洁净的,水经过处理的是应该可以饮用的,这是最基本的生态环境。我过去生活在重工业城市,辽宁本溪,是一个钢铁之城。80年代的时候曾经被说称是地球上卫星唯一看不见的城市,因为工业污染很严重,周围都是山,不刮风、不下雨的时候烟雾出不去,甚至很多工人都得了疾病。我的父亲就是得肺病去世的,而且在我们那里形成一个很有名的名称叫“本溪肺”,就是生态环境不好。
[刘刚]:
当然,本溪现在的变化非常好,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官,因为我每年要回去看一看,变化非常大,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回到我的家乡,站在本溪的高速公路上,我第一次站在那里的时候,我狠狠的跺了好几脚,我感觉全国的高速公路都跑遍了,真正在自己家乡,踩着自己家乡的高速公路上,那种感觉是百感交集的。因为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我的家乡也终于融入了现代社会,那种感觉是刻骨铭心的。
[刘刚]:
第二,应该是生产便利。什么是便利,比说交通要便利,我除了消费要便利,我的教育、卫生等服务也有很便利,因为我们都是市民,包括你下班也是,回到家要买菜方便一些,上医院都要方便,因为这样适合宜居。不像现在有些城市,天天上班跑2个小时,下班2个小时,你说还有多少休闲时间。比如说我买菜跑出很远,我的孩子受教育也在另外一个方向,这样整天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都市里疲于奔波。我在北京生活30年,我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当然北京现在的变化也很大,就是要便于生活,这是第二条。
[刘刚]:
第三,可能要求高一些,一般不大容易做到,但是应该往这个方面努力,就是文化生活丰富。因为人除了吃喝拉撒,还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好的博物馆、剧院,下班以后可以听听音乐,看看舞蹈,这样的文化设施,包括体育场。因为我不能光是吃饭、睡觉,还有别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做到的。我在北京生活30年,北京可以做到,但是别的不是都能做到的。齐齐哈尔好一点的有话剧团、马戏团,马戏团是全国最有名的,话剧团最近还搞了一出话剧,拿到茅盾剧作文学奖,那个作家写的非常好,写的就是齐齐哈尔的历史,非常感人的一出戏。我看了三四场,每次看我都很有感受。但是我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提供好的剧院,让大家坐在里面好好的欣赏。我的艺术家是一流的,但是我的艺术剧院太差了,当然这是最高一个水准的要求。
[刘刚]:
第四,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问题更重要,超过其他因素,就是应该有一个适于所有人健康的、放松的发展的空间。我的硬件可能差一点,因为我们和北京不一样,北京是首都,有一些文化设施,我那里是大湿地大平原,空气非常好。也有的城市建在高原,但是一个城市有没有活力,包括一个国家有没有活力,一个民族有没有活力,最重要的是给人提供一个自由的、健康的、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刘刚]:
比如我说自己,因为有时候最是拿自己来看别人、看社会。我是一个工人子弟,父母两个人的文化不超过5年,我自己到北京接受高等教育,在北京生活了30年。我到北京的时候是谁也不认识,为什么我们的省委书记到东北提出东北要重新发挥“闯关东”精神。前段时间齐齐哈尔还搞了关东文化旅游节,专门开了一次研讨会研究闯关东精神。
[刘刚]:
闯关东精神我认为有三点最重要。第一,我们今天叫做不甘现状,过去是难以生存,凡是闯关东出来的,都是没有生存才走的。现在不是这个问题,现在谁说在家乡生存不下去,不可能,但是现在是不安于现状,我要闯出来发展。
[刘刚]:
第二,前途未卜。要不就不是闯了,就是逛了,闯充满了风险,到底前途是什么样的,说不清楚。当年很多人背井离乡到关外,有的人死在沿途,有的人在那里生活不久就死了,还有一些生活不下去回去的,只有一些骨头最硬的,最有闯劲的人,而且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人才在那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整个东北地区今天繁荣发展的局面。
[刘刚]:
我们当年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也和闯关东一样,过去是京漂一族,我看也可以说京闯一族。30年来,我在北京由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普通的老师,在党的教育部一步一步的走向领导的岗位,甚至现在在一个城市里担任非常主要的工作,应该说北京给我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健康的、发展的空间,所以它是充满活力的城市。
[中国网]:
所以您把它看的非常重要。
[刘刚]:
非常重要,如果我的市民没有一个自由的、健康的发展空间,把人的创造性窒息了,或者用老百姓最俗的话说,我再怎么干也没有用,这是最可怕的。而不是说只要你好好干,这个社会给您提供一切条件,只要你好好干,你就会脱颖而出,你就能够在期望值之内达到的目标。当然,城市的容量不一样,城市的水平不一样,你的期望值在变化。为什么有一些东北人跑到北京发展,跑到深圳发展,因为这个地方的容量有限,它不是限制你。包括一些留学生到国外发展,这都是有一些空间。而在北京是没有这种限制的,只要你好好干,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中国网]:
所以这是评价一个城市最好的指标。
[刘刚]:
非常重要。我现在就想我怎么给齐齐哈尔的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提供一个非常好的,非常自由、健康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人人觉得,我只要在这里好好干,就有非常美好的前途,而没有其他任何人为的问题。在一个好的城市里面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城市只有发展空间、朝气蓬勃的生机才会发展。所以第一是生态、便利,就是现在的生活设施建设。还有就是文化底蕴,人是有更高的追求。最后一个就是发展空间,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是很难的,说起来很简单,这里面隐含着很多的因素在里面。
[中国网]:
您说自己也在经常思索这些问题,怎么让齐齐哈尔更加适合宜居,现在您有答案吗?
[刘刚]:
齐齐哈尔有非常好的底子,现在很多人说嫩江是国内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江河之一。有人说是雅鲁藏布江和嫩江,虽然我没有考证,但嫩江上游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样的污染源,所以我可以认为它是没有污染的江河。空气方面,有346天是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天气,万里无云,空气非常清新。有时我回到北京,空气不好的时候,一下飞机就感到到呼吸困难,在齐齐哈尔没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我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污染源不多。另外,整个城市的风比较大,一般都是常年4、5级以上的风,这样即便有一些烟尘也都吹散了。另外,周围都是湿地、草原,空间大,空气好。另外,黑土地很肥沃,夏天是一片葱绿之色,本身对环境影响很大。
[刘刚]:
齐齐哈尔的生态,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底子非常好,但是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比如说城市里能不能增加更多的空间,新来的省委书记提出要加大绿化的工作力度,他就是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在考虑。现在我们做了非常完备的计划,在3、4月份马上要建立起来,而且城市要建15个公园,都是依托过去的老厂房,或者是一些已经倒闭的厂房,老厂房里面有很多的树林,我们以前想把它平掉,盖新的楼,后来发现这么多的树,我们就提出一个口号,“宁可改建一栋楼,也要建设一片树林。”我们宁可修改规划方案,也要保住绿树。城市里将来要种大量的灌木,可以保持生态。
[中国网]:
就是高度重视生态。
[刘刚]:
齐齐哈尔现在已经很便利,你可以去考察。我在北京有一个感受,在北京如果一个朋友聚会,一般要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如果约好了在7点种在什么地方吃饭,大概在5点就开始走,晚了一堵车都过不去,至少在2个小时。在哈尔滨至少要半个小时,最远的是半个小时。在齐齐哈尔是15分钟,在城里面打电话说现在这边菜叫好了,过来吃饭,我现去都来得及,15分钟就到。因为道路比较宽,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所以还是比较便利的。当然我这是低层次的,高层次的还需要很多。
[中国网]:
便利方面的例子已经举的很生动了,让我们能够感受得到。第三方面在文化方面,您说了有一些发展,有一些比较上规模的话剧了,是吗?
[刘刚]:
因为过去齐齐哈尔是一个老省会城市,它是1953年和54年才迁到哈尔滨的,所以文化方面是高度重视的。我们过去有自己的歌舞团、话剧团、京剧团、马戏团,齐齐哈尔的马戏团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我甚至在本溪看过齐齐哈尔的马戏,所以文化和体育方面都很发达。比如说齐齐哈尔的冰球队,过去国家冰球队一半以上的队员是齐齐哈尔人,而且那里以前生产冰刀,甚至是出口到国外的,有品质最好的冰刀。而今天的齐齐哈尔还有冰上体育运动的传统。我一到休息的时候,我的机关干部都打羽毛球,一到冬天,上到60多岁的老人,最小的2岁的孩子都在冰上跑,它有一个基础。
[刘刚]: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欠债,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欠缺,去年在齐齐哈尔举行了全国冬运会,配合这个冬运会,国家投了一部分钱,对体育场馆,特别是冰球馆进行了兴建,现在齐齐哈尔冰球和冰上项目的场馆是亚洲最好的。但是文化上面的设施欠帐比较多,话剧有一个话剧《风刮卜奎》,写的是齐齐哈尔历史的故事,获得了矛盾剧作的文学奖,现在正在改造,将来希望到北京来演出。但是我给他们提供的活动场所不够,因为原来的场馆比较破旧,现在正在希望一部分的理想,国家投入一部分,我们自己筹资一部分来建设一个老百姓喜欢的,他们可以工作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因为一个城市没有这个不行,我们晚上不能都喝酒去,要有文化,这样品位提高了,受教育程度才提高。
[中国网]:
您说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舞台,也是印证了您说的第四点,给大家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在跟刘市长聊天的一个小时过程中,感觉您说话特别的有感染力,我不知道在生活当中,比如你说经常去棚户区视察,是不是有很多的市民经常认出您?怎么样和他们交流?您有哪些市民朋友?
[刘刚]:
我去齐齐哈尔一年半,市长是公众人物,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我没有当市长以前是做纪检委书记,那个时候比较自由,大街小巷经常逛,也是想了解这个城市和城市的居民。那个时候谁都不认识我,我坐公共汽车没有人认识,打车也没有人认识,什么都说。现在不行了,走在大街上谁都认识你。比如说冬天齐齐哈尔很冷,零下二十多度,我想散步走不出二三十米就冻透了,所以就得找商场。一般走到最高一层,然后一圈一圈的往下走。现在都认识你,就和你打招呼,所以就不自由了。
[刘刚]:
比如说我打车,有一次我早上特意出去和我夫人吃早点,一打车,司机就很兴奋,他就给别人打电话说“市长坐我的车上了”,下车他不要钱,我说不行。到了饭店吃饭,谁也没有和我打招呼,点菜完了以后他们说市长您挺累的,没有几个钱,我不要钱了。我很感动,但是不行。走在哪里谁都盯着你,可以说齐齐哈尔市民很善良,很厚道,我很感动。
[刘刚]:
我为什么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件事。有一次开绿博会,因为我夫人也去了,正式活动结束了,有一天我穿着便装戴着墨镜陪我夫人看绿博会,就被人家看见了。开始是一个中年的女同志,领个小孩,走在我跟前让小孩叫爷爷,第一让我吓一跳,因为我也么大岁数,第一次有人管我叫爷爷,我很不适应。后来她带着孩子走了,她走完以后回来说市长咱们齐齐哈尔挺好的,后来她又走了。我就想她是什么意思,第一她让孩子给您行礼,表示对你的一种尊重,第二她可能觉得意思没有表达出来,告诉你齐齐哈尔很不错。因为我是外来的,是不是有的市民担心,或者说对齐齐哈尔很满意,市长要好好干。我在这里听出了弦外之音,我的确很感动。包括出租车司机不要钱,你去吃饭,甚至和我的夫人去小店里面吃饭,因为我是回民,我吃的时候人家说市长我给你加点菜,我给你送点水果,我都能够感觉到他对你的感动。
[中国网]:
其实很多在那里快乐的工作的心情和状态就是由很多很小的温暖片段组成的。今天在和刘刚市长聊天的时候,我注意到您有一个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就是“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你”,我们能够感受到齐齐哈尔现在的变化。在节目的最后,您有什么话想通过中国网的平台对中国网的网友说的?
[刘刚]:
首先我感谢中国网给我一个介绍齐齐哈尔的机会。我是齐齐哈尔的市长,也是齐齐哈尔的市民,而是我是齐齐哈尔的新市民,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半。有的时候我很感慨,实际上我也是背井离乡,但是齐齐哈尔我当市长时,曾经发表了一个演讲,我说我非常感谢齐齐哈尔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这决不是溢美之词,或一种讨好的,而是发生内心的。一个外乡人到这个地方,这么大一个城市,567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不是很多,我很感动。所以我感觉有这么一个平台表达我对齐齐哈尔人民的感情,同时也全国的网友,有的时候不止是全国的网友,向朋友们非常愉快的、发自内心的介绍齐齐哈尔,所以我要感谢中国网给我这个平台。
[刘刚]:
第二,我也经常上中国网,我也是一个网民,每天要看国内外的新闻,看看国内外对齐齐哈尔的评价,看看大家对齐齐哈尔市长的评价,中国网对齐齐哈尔给予很大的关注,也对齐齐哈尔有很多正面的宣传,所以我愿意借这个平台向中国网表示感谢。
第三,网络是我们现在的新媒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市民或者是网民的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沟通人际的交往,没有任何阻碍的沟通和了解,我也希望中国网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在整个国家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我还有一种感觉,像这种网络的力量在我们刚刚才说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在提高人民的素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特别是提高人民生活方面,它的空间很大,也希望你们做的越来越好,更多的发挥这种积极的作用。
[中国网]:
谢谢刘市长,也希望今天收看这期中国网的网友能去齐齐哈尔看看,看看《鹤舞北江》的美丽场景。在节目的最后也要送上我们对齐齐哈尔市民和刘刚市长的祝福,希望鹤乡能够尽早变成国鸟之乡。谢谢您。
[刘刚]:
借你的吉言,谢谢。
[中国网]:
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