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河套、八百里情。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深受群众爱戴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时时处处体现党员先进性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好儿子”“致富路上的带头人”的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党总支书记——邬志刚。
挑战贫穷的勇士
邬志刚是在公田村最为贫困的时候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1989年冬天,35岁的他在群众期盼、怀疑和迷茫的目光中走马上任。
针对土地盐碱化严重的生产条件,他果断地提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耐盐碱作物--葵花的种植面积。这一想法打破了当时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种植模式,不少村民一时难以接受。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且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穷惯了的公田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种粮总是死苗的土地上种植了3000亩油葵和500多亩花葵,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元。从此,油花葵成了公田人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成为帮助公田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邬志刚又把增收致富的目光瞄准了养殖业。1990年,他积极争取旗改良站的支持,教育和引导群众家家户户搞起了养殖业。2002年他又历经千辛万苦争取回项目资金130万元,采取每户补贴5000元的办法,组织群众建成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引进了奶站一处,组建了养殖协会,吸收和发展养殖重点户100户,实行统一调种、分户饲养、集中管理、统一防疫,养殖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宽。
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双丰收的同时,邬志刚从1991年开始,通过扶贫单位帮、村民集资筹、项目资金投等多种渠道,以排灌配套为重点,公田村先后完成了1.1万亩土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1.8公里的渠道水泥衬砌工程、末级渠系配套工程等重点工程,累计投资达300多万元,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减轻了土地盐碱化程度。2005年,他又争取回总投资2723万元的3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从2006年开始动工实施,目前已完成了土地平整、排沟清淤等工程。公田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变。
勇闯市场的先锋
1991年,邬志刚创办了公田农工商总公司,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从此,公田村迈出了发展村办企业的第一步。没有资金,邬志刚带头发动党员和村社干部集资入股,并和5名党员干部给乡农工商公司打工,用扛麻袋换来了8000元钱启动资金。邬志刚认真分析市场形势,从收购油花葵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办起了村办企业。他先后领办创办过养殖场、面粉加工厂、电焊厂、饲料加工厂、馍片厂和榨油厂,历经千辛万苦和千难万险,几经沉浮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村办企业体系。特别是2004年投资1200万元(其中招商引资650万元)建成日处理200吨油葵的色拉油生产线和日生产10吨浓香型高级烹调油生产线,投融资150万元新上马年产1.3万吨草粕饲料生产线,建成了产销稳定的龙头企业。2006年,全村工业企业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村固定资产达到1200万元,转移安置富余劳动力150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村办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为公田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1991年投资6万元,为全村上了自来水,结束了公田人饮用苦咸水的历史;从1992年开始村干部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不向村民摊派,由村集体经济列支,累计减少农民负担15万元;从1997年对党龄15年以上、年龄50岁以上的老党员每年补助300元的生活费和30元的医疗费,对2名“五保户”生活医疗费全部由集体承担,已累计发补助费4万元。从2002年开始,先后投入1680万元,完成了街道硬化、自来水、排污等15项小康村建设工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办公大楼和80户村民住宅小区,修通了连接110国道的12公里柏油路,投资70万元建成了敬老院,完成了商业一条街建设并完善了桥涵、公厕、巷道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开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投资8万元新建了150平米的村卫生院,购置了心电图机、透视机等医疗设备,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投资23万元,建成5栋共600平米砖木结构的新教室,更新了桌椅,切实改善村办小学条件。2007年,公田村被确定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引领村后,邬志刚又一次超前谋划,将完成200户村民集中搬迁工程筹建小康新区,实施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并积极争取资金规划建设农民休闲广场和公园,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农村。
执政为民的楷模
1989年,新支部成立时,没有办公场所,支委、村委轮流在干部家里开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邬志刚拿出给女儿治病的5000元现金,全体干部动手,群众义务帮工。不到一个月,占地100多平米的砖木结构多功能活动室建成了,党支部、村委会有了一个工作学习的阵地。
公田村农工商公司成立之初,没有一点底子,邬志刚心急火燎,把家里的水缸、铁桶、鼓风机连同铺盖一齐搬到了公司。邬志刚领办农工商公司,按规定他应该得到提成,但他全部留作了集体经济积累,并且在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回来后,又把国务院奖给他的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
十几年风雨历程,十几年呕心沥血,十几年无私奉献,邬志刚多次被自治区党委、巴彦淖尔市委和乌拉特前旗旗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乡镇企业家”和劳动模范,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光荣地当选为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所领导的公田村2002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4年被巴彦淖尔市委命名为高标准“五个好”(嘎查)村党支部;200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命名为自治区“五个好”党组织。
面对组织的奖赏和群众的拥护,邬志刚感到自己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应该担负的责任更大了。站在公田村日渐肥沃的土地上,邬志刚踌躇满志地在规划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