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 > 聚焦两会 正文
国家文物局长称我国新发现文物点16万处
内蒙古新闻网  09-03-12 15:5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国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6万余处。根据调查,目前仅近三成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消防过关,他建议设立国家文物安全专项经费,加大对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的安全投入。

  1

  关于灾区文物

  将对北川地震遗址整体保护

  记者:目前地震灾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进展怎样?

  单霁翔: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受损严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14处。我们已经提交了一份《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建议对北川老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市东汽汉旺厂区和都江堰市虹口深溪沟等4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其中北川老县城处于此次大地震的震中,伤亡与损失巨大。在灾后重建中,北川县城被确定为实施异地重建,考虑到地震及次生灾害遗迹种类以及突出事件集中等特点,我们准备将北川县城作为地震遗址实施整体保护,并在北川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等纪念设施。

  记者:对灾区文物保护工作大约投入多少钱?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专门编制了《文物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这个规划已被纳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之中。其中列入的不可移动文物抢救保护项目有153项,可移动文物修复有2731件(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3项,总资金概算为30.8989亿元。规划中明确文物保护抢救恢复重建资金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2

  关于文物普查

  新发现16万处文物点

  记者:我们现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如何?和前两次比有什么变化?

  单霁翔:我们现在所用文物的数据基本来自第二次文物普查,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已经25年了。第二次普查虽然得出了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40万处的数据,但只是个约数,每一处文物的状况到底如何并没有准确记载。如今其中不少文物已经由于各种原因不复存在。根据目前的统计情况,截至2008年底,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又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6万余处。

  3

  关于世遗保护

  逐步建立三级监测

  记者:去年底,我们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内出现了未经审批兴建别墅的情况。目前我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是一种什么状态?

  单霁翔:别墅是盖在洛阳龙门石窟建设控制地带内,严重违规,但是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部门却不知情,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世界遗产保护监管上的问题。

  国内有一些部门,例如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利用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城市规划区、风景名胜区内违法建设的实时监控。而在世遗领域,这方面的投入几乎没有,我们希望通过卫星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监控。

  对世遗的监控保护,我们将逐步建立起国际、省以及世遗地三级监测,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监测的多层面监测体系。

  4

  关于文物安全

  仅三成重点文保单位消防过关

  记者:去年2月11日,韩国国宝崇礼门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我国在文物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以避免崇礼门事件?

  单霁翔:崇礼门有着600多年历史,被韩国政府定为国宝。它的烧毁引起了全球文物保护领域的高度警惕,也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为此,公安部、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要求凡是有文物建筑的地方当年内要完成消防预案的制定。

  文物局近来对20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46座重点博物馆的消防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文物消防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经公安机关验收的只占27.47%,重点博物馆消防验收过关的只有55%。我们发现有的文物建筑内还在使用电热器具、煤气、石油液化气的问题,有的还在未被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建筑内烧香、点灯、烧纸。所以今年文物局要加强文物火灾隐患的整改,同时建议公安部牵头,组织一次全国性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记者:近年来随着文物市场升温,文物盗窃、盗墓等现象似乎有抬头之势?

  单霁翔:目前损害文物建筑、损毁古墓葬、破坏文物原生环境的现象确实时有发生。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破获文物犯罪案件约2000余起,一些文物犯罪活动还开始跨区域、跨国境,犯罪手段也呈现专业化、暴力化趋势。

  我认为,文物安全保护的当务之急是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安全防范设施配备的经费投入。我们已经建议设立国家文物安全专项经费,争取在2015年前完成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

  -每日热议

  关键词:6小时工作制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废除8小时工作制将使就业人数增加3成,有望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建议实行6小时工作制。

  “目前我国总人口13亿,劳动人口7.5亿,富余劳动力有近两亿。”姒健敏说,实行6小时工作制,将让劳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就业面也将随之扩大。

  姒健敏表示,提倡6小时内高效工作,在不增加人员的条件下,劳动效益将增加25%,“既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成本,一举两得。”

  多数网友表示,该建议并不切合实际。

  本报记者欧钦平

  >>网友言论摘录

  我觉得6小时挺好的,每天工作那么累,路又远,其实在外面的时间11个小时都不止,亚健康的人那么多也都是累的。——天津网友

  很多公司连双休都无法保证,经常加班。我看还是把眼前的制度落实好了,再说别的吧。 ——北京网友

  文/本报记者郭鲲李琦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